文章详细页面

论农业保护及其替代政策
在线阅读 收藏

多国经验表明,实行农业保护政策,会加重消费者和纳税人负担;妨碍农业的效率提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重政府财政压力,妨碍政府经济职能转换;扭曲要素和产品的价格从而扭曲资源配置信号;造成阻碍体制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研究表明,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同实行农业剥夺政策一样都是扭曲性的政策,有很高的福利代价。在我国农业比较优势趋于丧失、农业相对收益下降的目前阶段,应避免错误的政策选择。因此,我国农业政策选择应建立在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基点之上。

农村改革以来,农民收入水平经历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最近几年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徘徊局面。针对这种情况,不少理论和政策工作者提出,政府应实行保护农业的政策,以扭转农业收入下降的趋势。这种建议与以往的类似呼声有所不同,它与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特征产生共鸣。因此,我们正面临着一种政策抉择:是不是要以目前的情势为契机,逐步过渡到一种保护性的农业政策模式?同时,还需要回答:实行农业保护政策是否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是我们能够承受的吗?除了保护,还有没有其他替代选择?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模式优劣如何?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对农业实行保护,不只是在个别或少数国家存在,而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又牵扯着激烈的争议。本文拟从探讨农业保护的经济原因和相应规律着眼,对于适宜的政策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