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群全球化比物种灭绝之外的其他任何现象更加显著地改变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将动植物引入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区。某些情况下,这是一个有意的行为,其他情况下,物种的引入则属偶然现象,起初往往并不为人所知。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中都能发现外来物种。外来动物物种术语称“neozoa”,外来植物物种术语称“neophytes”。并非所有外来物种都能在迁入地建立种群或扩散。只有一部分外来物种在环境、经济或人类健康方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或者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危害。此类物种术语称“入侵物种”。
“外来”物种与“入侵”物种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它们造成的损害。
根据“十数定律”,在所有引入物种当中,约有10%的可逃逸到野外,其中大约10%建立种群,而建成种群中又有10%的最终成为入侵物种,并对生态、经济或人类健康构成危害,这一定律几经质疑和修正。这一规律表明只有极少数物种才会成为入侵物种。然而,鉴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预测一种新物种是否会成为有害物种极为困难。
野生水葫芦(凤眼莲属)的蔓延会堵塞航道,中断航运 图片:黎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