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创造中国机械工业辉煌历史的企业家——张修基
在线阅读 收藏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其中一大批乡镇企业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滚动发展,形成了规模较大、可与国有企业并驾齐驱的集团军。这些企业集团实力强、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在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位于胶东半岛渤海湾畔的山东丛林集团公司,就是一个佼佼者。

丛林集团前身是山东省龙口市一家由210万元贷款创建的镇办小水泥厂,目前已成为下辖18个企业、总资产达25亿元的跨行业多元化企业集团。丛林集团能有今天的辉煌,除了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位艰苦创业、勇创一流的好带头人——本书主人公、丛林集团董事长张修基。

我认识张修基时间并不长,使我真正认识他的非凡魄力和超人胆识的,还是他投巨资建造世界首台万吨油压双动铝型材挤压机的果敢行动。如果把张修基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比做一幅中国农民勇立改革潮头、敢为天下先的历史长卷,那么万吨挤压机的诞生便是这幅历史长卷的最亮点。

这台万吨挤压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申报的技术专利有十几项,它的问世,在中国机械制造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标志着中国特大铝型材生产能力和铝材挤压机的制造能力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它的投产,一举结束了中国列车、航空、船舶制造业大量需用的大型中空壁板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可以出口海外。

万吨挤压机的研制,在体制和机制上实现了四个创新。

第一,在项目确定上,改变了过去大型装备制造由国家下达计划并提供资金的传统,而是以用户为主体,由用户根据市场需要提出设计要求,提供资金,并通过招标和合同等市场运作方式,实现企业自主立项、自主投资、自主制造、自担风险,省去了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

第二,在工程组织实施上,改变了过去大型攻关项目由政府组织大会战的方式,而是由设计单位作为总承包商,通过招标,组织有关研究、设计、制造等二十多个单位,为用户提供成套的“交钥匙”工程。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项目实施方式,适应市场竞争规律和高技术复杂工程的要求,使我们的设计单位成为具有独立设计和提供成套装备能力的专业化队伍,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服务类企业。

第三,它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典范。张修基作为一家由镇办企业演变而成的民营企业的“掌门人”,大胆做出了采用国产设备的决策,为西安重型机械设计研究所和上海重型机械制造公司提供了用武之地。他们说:三个“大胆”凑在一起,敢投资、敢设计、敢制造,才创造了先进生产力。事实证明,民营经济发挥体制和机制上的活力,能够激发出国有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的巨大潜力,从而形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强大合力。

第四,万吨挤压机的成功,也是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的典范。航空第一集团公司三O四所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在这次研制世界上最大的中频加热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把高新技术转变成为现实生产力,不仅为民用万吨挤压机的制造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也为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可以说,万吨挤压机的成功,是体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的典范,是民营经济激活国有经济的典范,而这一典范的形成,民营企业家张修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所以,在此我要向张修基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

当前,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已进入第四个年头。按照“十五”计划的要求,实现以产业升级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战略性任务。实现产业升级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尽快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代表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体现出国家的综合国力。多年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国技术装备自主制造的进程缓慢。一方面机械制造业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到处找米下锅;一方面大量国内能够制造或只需引进部分关键部件的技术装备重复引进,引进再引进。提高我国装备自主制造能力,是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工厂”的必然要求。世界首台万吨挤压机的成功,证明中国完全有这种能力和智慧,成为未来的世界制造中心。中国的现代化也只能靠自己来武装。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修基同志和丛林集团所走的自主创新的道路,应当成为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值《无悔人生——张修基与丛林集团》出版之际,写下这段文字,是为序。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