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城市管理和组织的生活中,基层社区自治不是新鲜的东西,已有相当长的实践历史,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其具体组织形式是城市居委会。这在实践中,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作为中国最大城市的上海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城市,基层群众自治所形成的政治资源、管理资源和文化资源对于城市建设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上海在新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对这个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使上海从政治的高度和从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来把握和推进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上海的城市基层社区自治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林尚立: 男,汉族,出生于1963年11月,福建闽侯人,法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2001年获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学。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国内政府间关系》《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政治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合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