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山西能源基地经济转型期的社区发展——对山西能源基地社区的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收藏

山西能源基地是以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为主所形成的产业地区。煤炭工业在全省分布广、规模大,是山西能源基地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山西省含煤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0%,遍布全省94个县(市、区),并且有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80年代初,国务院将山西省确立为全国性的煤炭能源基地,大大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几十年来煤炭的大量开采,形成了山西省数目众多且独具特色的煤炭工业社区,这些社区既包括技术水平先进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及其生活区所组成的城镇工业社区,也包括大量以乡镇煤矿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农村社区。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轨引发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原来计划体制下“企业办社会”型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使国有企业以一个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就必须放下企业沉重的社会负担,山西省众多的煤炭工业企业正处于这一改革的“阵痛期”。

然而,煤炭工业企业与其他类型的国有企业不同的一点是,煤炭工业由于受矿产资源的限制,对地理区位的选择余地很小,多建在远离中心城市、生态环境较差的荒凉地区,社区建设无法像其他类型企业那样依托当地既有的社区资源,只能是从头开始。国有大中型能源企业在建设矿井的同时,必须建设居民区的基础设施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企业办社会”的社区管理模式成为煤炭工业社区尤其是国有煤炭企业所在地的工业社区的突出特点。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将社区建设和发展的任务从企业发展中剥离出来,但这种剥离在山西省这样比较特殊的煤炭工业企业状况下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如果企业社区发展的任务脱离了原有的企业应该怎样得到良好的进行? 1999年6月至11月研究课题组针对社区发展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抽取了太原六个城区的非煤炭社区和五个城镇及乡村的煤炭工业社区,这五个煤炭社区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类型:传统煤炭工业社区、新兴煤炭工业社区和乡镇煤矿社区。全部发放问卷数为1200份,有效问卷943份,有效率78.6%。对问卷数据的分析运用了SPSS统计软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