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过去的100多年里社区一直是社会学科中歧义最多、内容最复杂的概念之一。尤其是在对社区进行实证的社会学研究时,社区的概念一方面显得非常难以把握,而另一方面又具有极灵活的可操作性。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侧重点来定义社区。一些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把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风俗等作为社区概念的主要构成;一些学者从生物学的角度,把生物分布、生存条件和自然环境作为社区概念的基本要素;还有一些学者从地理学角度,将地域社会性作为社区概念的首要条件……因此,对社区概念进行界定的本身就已经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换句话说,不同的社区研究理论模式产生了不同的社区概念。
单菁菁: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与治理、城市与区域经济、海洋经济、城市与区域管理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内外研究课题70余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副主编著作24部,参与15部学术著作及《城市学概论》《环境经济学》等研究生重点教材的撰写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多次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皮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钱学森城市学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30项,被选送中组部“全国青年英才培训班”,提交的政策建议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