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发表在《西南政法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的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大讨论,本文介绍了法治与人治的根本对立。首先,介绍了古希腊奴隶制时期,代表中、小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而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柏拉图则主张人治。其次,介绍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时期。接着,介绍了资产阶级的法治理论,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中提出来的,有它自己的特定的含义。最后,介绍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治理自己的国家,也存在着是法治还是人治这样两种根本不同的原则和方法。
李步云: 男,1933年8月生,湖南娄底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比较法研究会顾问。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攻读本科、研究生,1967年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法理研究室主任,《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讲师。出版著作46部,其中专著16部、主编17部、合著13部。 1992年获得“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9月26日,荣获“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