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王颖
在线阅读 收藏

女,汉族,1955年1月31日出生于北京市。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期间1981年2~12月曾在南开大学哲学系社会学专业班学习;1982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1998年底评为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组织结构。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中国的社团组织,成果有著作《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乡村的再组织,出版有《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该书已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被认为是当前学术界对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因而被一些书刊所引用。自1996年以后,一直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正在撰写《城市社会学》。此外,还发表若干篇论文和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涉及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城市化水平的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建设、市民自治组织与城市管理体制的变革。还在北京市行政学院基层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开设了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课程。

关于城市社会研究,已发表的成果涉及社区建设(载《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先进技术指南》),主要观点为:中国同西方一样,已经走到城市化的重要关口。是重物质、追求寸土寸金的商业效益,不管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还是以人为本,将乡村社会的结构特征移植到城市中来,重建城市社区使人不致沦为“水泥建筑群里的机械物”。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创建生成于环境、贡献于生态、返回于自然、亲和于人与社会的崭新城市社区。解决城市问题,必须从社区入手,由此改变城市纵向的管理体制,向平面化、网络化转变。

城市社会研究的另一个已发表的成果为“中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研究”。其主要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0%,而不是官方公布的29%。因为大量隐性的城市人口没有被计算在内,比如各类城市和城镇中长期大量存在的“暂住人口”,已经城市化了的地区人口等。该文指出,50%城市化人口测算的目的,绝不是自我吹嘘,而是为了正视日益增多的城市问题。已经在城市定居下来的外来人口,并不因政府不承认而不存在。而这种按户籍划分的城市人口与实际城市人口之差距,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只有正视现实,才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今后的研究仍将在城市社会的研究上,将主要集中于城市管理、城市文化、社区建设等主题上。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