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增长与波动的循环
在线阅读

表7-1 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与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比较

坚持计划经济,强调按比例发展,可是实践中经济增长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其间定有内在的机理。这里,我们力图从倾斜经济发展战略,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活等方面展开分析。

');" class="a2">收藏

根据经典作家的论述,资本主义市场由于存在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以及企业内部生产的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的生产危机(也称作经济危机)势必周而复始地发生。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在计划的指导下,则可以实现比例、协调、均衡、稳定地发展。具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经济实践有力地证实了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分析。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现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只有7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仅仅40余年,但是,在这段不太久远的历史中,经济发展的经验似乎并没有支持经典作家有关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理论认识。1950~1978年,波兰经济经历了四次增长与波动的循环(1950~1957年,1958~1964年,1965~1971年,1972~1878年)1176553。南斯拉夫在1957~1983年出现过五次经济波动(1957~1959年,1960~1963年,1964~1968年,1969~1979年,1977~1983年)1176554

中国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一直坚持计划经济,强调按比例发展,可是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循环却是一种客观存在。若以不稳定系数1176555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极高(参见表7-1),几乎是表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3~5倍。

表7-1 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与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比较

坚持计划经济,强调按比例发展,可是实践中经济增长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其间定有内在的机理。这里,我们力图从倾斜经济发展战略,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活等方面展开分析。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