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邵友保博士海外华人文献研究中心
1993年邵氏中心建立之初,由李华伟馆长和国际收藏部主任郑莲花女士共同主管邵氏中心,俄亥俄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刘宏(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担任助理。同时,邵氏中心聘请南开大学的来新夏教授担任邵氏中心顾问和在华代表(1993-1998年)。1998年,郑力人博士(现为康奈尔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担任邵氏中心的首位主任。2007年,郭根维博士(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接手主任一职。2014年,何妍博士开始担任邵氏中心的第三任主任。
');" class="a2">收藏1993年,在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华伟博士的推动下,来自香港的邵友保先生捐赠50万美元,帮助俄亥俄大学成立邵友保博士海外华人文献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邵氏中心)。1999年,邵友保先生的公子邵公全先生再捐赠20余万美元,设立了邵氏中心邵公全博士专项基金主任职位。
邵氏中心建立之初资料收藏和研究的重点区域是东南亚地区。这不仅因为当时全世界半数以上的海外华人集中此地并拥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力量,也因为俄亥俄大学图书馆拥有世界一流的东南亚资料收藏,为收集该地区海外华人资料奠定了基础。因为北美地区逐渐成为海外华人定居的主要目的地,在发展优势收藏后,邵氏中心很快扩展到对北美华人文献的收藏。直至今日,邵氏中心收藏的海外华人文献资料已包括全世界范围。邵氏中心未来将继续重点收藏有关海外华人的原始文献,包括政府档案、私人文件与手稿、家谱、碑铭、口述历史资料,以及重要的报纸杂志和专著等。与此同时,邵氏中心自建开放获取数据库(http://cicdatabank.library.ohiou.edu/opac/index.php)。数据库内容包括海外华人出版物、海外华人学者及图书馆员、全世界海外华人统计以及海外华人报纸及期刊。邵氏中心目前正积极与主藏海外华人文献资料的图书馆合作,建立开放获取的联合数字图书馆,目的是为学者查找海外华人方面的资料提供免费和便捷的服务。
除了为世界各地的学者提供文献资源和研究协助,邵氏中心也通过组织和资助学术会议等活动,不遗余力地推动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00年3月,邵氏中心发起并主办了首届“海外华人研究与收藏机构国际合作会议”。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菲律宾、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及美国等)逾50 家高校、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学会和民间后援会的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成立了“世界海外华人研究与文献收藏机构联合会(WCILCOS)”,旨在汇合集体力量促进海外华人的研究。邵氏中心被推选为该联合会的秘书处。其后,2003年、2005年、2009年、2012年,邵氏中心分别与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暨南大学图书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合作,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广州、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第二至五届“海外华人研究与收藏机构国际合作会议”。历届会议均吸引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图书馆员参加。目前,邵氏中心与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合作,将于2015年10月在厦门召开第六届会议。除此之外,邵氏中心还曾资助过“世界海外华人学会(ISSCO)”年会以及其他海外华人研究相关的会议。总之,邵氏中心希望通过组织和支持学术活动促进各研究机构、图书馆与其他海外华人组织更紧密的合作,进而更有力地推动海外华人研究与资料的收藏、保存和利用,从而为全球海外华人研究做出贡献。
图1 邵友保博士海外华人文献研究中心
1993年邵氏中心建立之初,由李华伟馆长和国际收藏部主任郑莲花女士共同主管邵氏中心,俄亥俄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刘宏(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担任助理。同时,邵氏中心聘请南开大学的来新夏教授担任邵氏中心顾问和在华代表(1993-1998年)。1998年,郑力人博士(现为康奈尔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担任邵氏中心的首位主任。2007年,郭根维博士(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接手主任一职。2014年,何妍博士开始担任邵氏中心的第三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