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事出逼间
在线阅读 收藏

父亲常给我们讲“事出逼间”,是说人一生中有许多事情是由多种条件和情势逼迫你做出了一个你本不想也不愿意的选择,走了一段你不想走的路。宋江一直想为朝廷出力,做一个爱民的好官,后被逼上梁山,成了朝廷(皇帝)的叛逆,变成了站在朝廷对立面的匪首。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成了朝廷的一个好官。我们不去评判宋江这一心愿(想法)的对错,我举这么一个例子是想说:一个人即使被命运抛到自己想走的路的反面,只要意志坚定、百折不回,就一定可以回到你选择的路径上来。

每个人都蕴藏有巨大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潜力,要不断提醒和唤出这些潜力。这是一种自信,它能帮助你克服艰难险阻,创造事后让你惊叹的奇迹。

细究起来,“事出逼间”的这个逼字,这些逐步形成的条件和态势,逼你做出不情愿选择的决定,还是由于你为人处事所形成。宋江与梁山往来的书信,他最终同意要阎婆惜,又被其所逼,都是由宋江性格及他生存的环境和结交的人所致。中国人讲:“每遇大事,必有贵人相助”,是说你在此前所结交的朋友,社会联系,在此时会出来帮你。“人有十年旺,神鬼不敢撞”,是讲你进入了一个上升的通道,即使有一些过失,这个通道的上升之气也会把你托住,使这些过失与失误不影响你这十年的发展。为什么是十年而不是二十年呢?“君子之泽,三世而亡”。为什么不是四世、五世呢?这里可能有一些我们迄今还未认识的生命轮回。

生物学是一个很有前景,也很有意思的学科。达尔文一生中航海的经历不亚于杰克·伦敦的传奇。因发现DNA而获得生物学诺贝尔奖的克里克写了一本自传体的书,讲他一生对生物学研究的激情,过着充实而美好的生活。生物学有着广阔的领域,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领域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例如,一个研究社会学的人可以从研究蚁群与蜂群社会中受到启迪,享受快乐。

我说这些不是讲你一定要回到生物学。我只是想到:你为生物学付出了自己人生最有激情、最富创造力的年月,大学四年,研究生已读了一年多。这是你人生的根基之一,是你存在的主要依据。

中国人讲,“人不可一日无业”,是讲人必须有一个职业,不可游手好闲。有业与有事做,有活干不同,业是可以每日每月积累的,会越做越熟练、越做越轻松,日积月累,你就会在这一业上成为行家里手,这业也变成了你较轻松养活自己和一家人的手段。这业就是一个人安家立命之所在,没有这个根基,自由、快乐的活着便是一句空话。而打工、干零工、找活则不同,它很难有专业化的积累,这些人生存很难,一生为吃饭奔波操劳。

有人教育孩子“吃小亏,占大便宜。”并讲了一些例子,让孩子吃些小亏,好占大便宜。其实,当你形成一种吃亏是为了占大便宜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你未必能占到大便宜。一旦占不到便宜,你又很懊恼。这会使人生活在一种烦躁、怨恨和焦虑之中,会使人的心境越来越坏,越来越狭隘,最终一事无成。

“吃小亏,占大便宜。”与“吃亏是福”不同,前者是以占便宜为目的,是一种实用生存手段。后者是一种人生的体验,讲人生的哲理,并不想占谁的便宜。它是在哲学的层面上审视人生的福祸,反而使人生过得豁达和精彩。

有人想凭借自己的权力与财富为孩子安排一种人生坦途。安排也许是最幼稚的,正是这些刻意的安排常常害了自己的孩子。哈耶克(经济学家)崇尚与信奉一种自然演进的秩序,相信自然演进的结果是最好的。人只要一动自己的聪明,想设计一种人生之路,安排一种什么结局,就一定开始胡闹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想到这些,说给你听,不想为你今后做任何安排,甚至不愿为你规划或提出一条我认为你可走的较好之路。

你思考、你选择、你行走。

中国人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是太想成事了,把一生押在成事上,而不是享有生活快乐上。中国有拔苗助长和掩耳盗铃的故事,都是讲太想成事反遭其害。但人来到世间,就会想做一些事,做事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关键是你去做事,你感到快乐舒心就好了,不必预想能不能成事,更不要操心谁(上帝或是老天)主宰事成。

人一是要生存,这是任何动植物最基本最自然的要求,二是要创造。人是一个喜欢创造、也享受自己创造过程的动物。

维特根斯坦(哲学家)临终时讲:“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愉快的一生。”冷暖自知,不一定要告知人们。我希望你愉快地生活,弘一大师讲,人最难做到“心平气和”,但人一生最要紧的是这四个字。

我常常观赏孩子们忘我的嬉戏,并加入进去。孩子们在游戏时是最专心、最忘我、最快乐的。我常想:游戏,或许是人生的至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