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很喜欢捉蟋蟀。我所养的蟋蟀,在我住的那条街和附近的几条街都是很有名的。大人们养的蟋蟀常常斗不过我养的。我上小学那几年(上中学后还看别人斗蟋蟀,自己就不再捉蟋蟀、养蟋蟀了。),我的蟋蟀一直是那几条街的蛐蛐王,即比赛(叫斗蛐蛐)冠军。常会有一些大人来我家要买我养的蟋蟀,我从来没有卖过一只,对它们细心喂养,爱护备至。那是我从十多里外的田野里精心捉回的。
由于我养的蟋蟀很有名,每次我去捉蟋蟀,总有一些小伙伴跟着我,顶着炎炎烈日,我们常常要走上八九里路,到大雁塔附近的田野或菜园里去捉蟋蟀,最远的地方,去过草滩,离我家有二十多里,要走两个多小时,浐河、灞河也是常去的地方,步行也要一个多小时。
每次去,我只带三个纸筒(用纸叠的装蟋蟀的纸筒,有两三寸长)。同去的小伙伴一般会带十几个纸筒,多的会带二十多个。
到目的地后,我们便分头行动,但总有几个小伙伴一直跟着我。我寻着蟋蟀的叫声而去,拨开草丛,去找洞口,洞口常常用很小的泥球粘接成一个薄薄的、向外鼓出一些的扇形土盖遮盖着,仅留可供一只蟋蟀爬出的小口,很隐蔽,不仔细看,是很难发现这个洞口的。这要靠积累的经验和听力。蟋蟀在田野里或晚上在花园中的鸣叫,常常有回音,没有几年的经验累积,你是很难一下就能找到它的洞穴的。我屏住呼吸,用手指轻轻掀开这个洞口的护盖,看洞穴的深浅,若是很浅的洞(即洞贴着地面隆起一些虚土),我便放弃,这是一只较懒的蟋蟀,不肯费力为自己营造坚固的家园,其个头一般也较小,斗志也差。这时,那些跟着我的小伙伴,便会掀去一片片土皮,直捣巢底,将蟋蟀捉住,装入他的纸筒,高兴地告诉我,他捉了一只金翅蟋蟀(翅膀为金色,翅下有一个金色卵状物,有小米粒大小。),然后又跑去告诉别的小伙伴。若是洞深一些(向地下走向的),我便掀去洞口边表层部分,以便灌水时,不要把洞口的泥土冲入洞中。然后寻找另一个洞口(也叫后洞口),找到后,便拔去后洞口边的杂草,防止它从后洞口跑出时跳入草丛,找不着。尔后,便用水浇前洞口,蟋蟀遭水淹,必从后洞口跑出,我便双手合成中空环形,慢慢合拢,将其捉住。常常是不伤蟋蟀一点眉须和剑尾(即蟋蟀头前两条长长的很细的须和尾后向左右分开的两条较短的刺状尾),这两处,是捉蟋蟀时最容易弄断的。若跑出的蟋蟀较小,我便放过,由身旁的小伙伴捉去。或捉住后,看个子小,便送给身边的小伙伴。这是一些勤劳也有斗力的蟋蟀,但个子小,常常斗不过个子大的。我们那时斗蟋蟀,还没有按个子大小分级斗,而是不论大小,放在一起斗,然后看谁的蟋蟀一直斗不败,便是本街的蛐蛐王。这实际上是几个级别的混合冠军了。
小伙伴们也常常在砖堆草丛中掀草翻砖捉蟋蟀,有时也能捉到大的,但斗力差,这是一些不愿自己打洞,借砖缝、草根、地缝生存的有些智商但很懒的蟋蟀,是很难成为武状元的。我从不去捉这些蟋蟀。
当太阳落山,捉完蟋蟀返回时,小伙伴们总是满载而归,带去的纸筒全都装满了,有时,一个纸筒里还会装进两只蟋蟀。而我常常是只能装一两个纸筒,十有五次,是空手而归。
两只蟋蟀,放在罐中,相遇时,先斗那长长的眉须,或用眉须接触对语,这大概是一场恶斗前的心理战。斗眉须前,蟋蟀常常先洗眉,把那长长的眉须弯在头前,成一圆形,前端含在嘴中,慢慢梳洗后,挑直。我们称此为洗眉,其威严似京剧里武将出场时的抖翎亮相,真有些穆桂英阵前用手挽下那长长的羽翎,又昂首抖出抛起的英雄气概。由于蟋蟀斗前先要洗眉斗须,眉须长而完好的蟋蟀斗起来就很好看。我养的蟋蟀大都是眉须完好的,也会有一二只个子很大,很有斗力的蟋蟀,在捕捉时蹦跳的太快,伤了眉须或剑尾的。斗须后,便是张牙鸣叫,是展示自己的实力,也是吓唬对方。若双方都不退让,便有一番恶战,两只牙咬在一起,翻滚追击,互不相让,你常常会惊叹:它们那么小的身体,何以会有这么巨大的力量。两只好的蟋蟀相斗,常常会斗上二十几个回合,才分出胜负。好的斗败的蟋蟀常常是牙都咬歪了,或被对方咬掉一只大腿。那获胜的一方,常常是斗到最后,才会鼓起双翅,发出响亮悦耳的叫声,向主人报告胜利的消息。我喜欢看斗蟋蟀,从中了解好的蟋蟀的体貌特征,在捉蟋蟀时,便能较快地做出取舍。
我总想捉到大的、好的蟋蟀,常看、常思、常捉,日积月累,慢慢地也就知道了大个子蟋蟀的习性、叫声,可能在什么环境中,洞穴的形式和走向。一到目的地,我便循此去找;另一方面,碰到小的,我就舍去,为找大的、好的赢得了时间。
夏夜,各种夏虫在院内花园中鸣叫,声音连成一片,时而悠长,时而高昂,合成一首美妙的协奏曲。我从中立刻能分辨出蟋蟀的叫声,并根据叫声的细微差别,就可判断出哪种叫声的蟋蟀老一些,哪种叫声的蟋蟀小一些,哪种叫声的蟋蟀个子大一些。小伙伴们打着手电筒,闻声而去,听到叫声,就去捉,不愿漏掉一个。我只去捉那我判定为大的、壮年的蟋蟀。当小伙伴们高兴地讲述着各自所捉住的蟋蟀时,我常常还没捉到一只,但从没有为空手而归烦恼过。
我每次去捉蟋蟀,定的目标就是捉到大的、好的,否则宁可空手而归,决不用小的、或中等个子的充数。坚持只接受大的、好的,你就总能找到大的、好的。
常常有人问我:“你怎么能捉到大的、好的蟋蟀?”
我想有这么几条:
(1)心里要有捉到大的、好的蟋蟀的强烈愿望和信心。
(2)仔细的观察,积累大的、好的蟋蟀的体貌特征,叫声、生活习性。
(3)摸索和总结好的寻找和捕捉方法。
(4)舍去中等的、较大的蟋蟀。人做每件事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学会舍去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学问。中国人讲“舍得”,是讲能舍才能得。你毫不犹豫地舍去了不合你心中要求的蟋蟀,就为获得好的、大的蟋蟀腾出了时间和精力。
(5)精心的养护。
我们做任何一项工作,做成任何一件事情,不也是这些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