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福利国家与大学生公益创业
在线阅读 收藏

在政府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很多人想到创业就是注册公司办实业,向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其实还有一种创业,即创办社会组织,向社会提供服务。此类创业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这就是公益创业。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则有加重的趋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创建福利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发展是重要策略。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贫富差距,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中国政府现在没有提建设福利国家,但福利国家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中国政府也强调福利制度要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政府要加大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需要大量的社会组织承接社会福利服务,这为公益创业尽其所用提供了契机。

公益创业所依托的社会组织,又称为非政府组织(NGO),或非营利组织(NPO),非营利组织与公司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收支盈余不能分红,要继续用于服务事业。在中国社会组织法律框架下,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民办养老院、医院、学校等,这些组织可以向服务对象收费,同时还可以获得国家补贴。当然这些养老院、医院、学校等属于高投入行业,不是“纯公益行业”(纯公益行业,通常不向服务对象收费,服务费用由第三方埋单),也不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的首选,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从资金门槛相对较低的纯公益行业入手。其中注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资金门槛较低,注册资金只要3万元,可供公益创业的同学选择。当然,有的公益项目,一开始并不要注册登记,但如果要正常运营,还是需要注册登记,便于资金往来与政府监管。

什么是社会工作服务?简单地说,社会工作属于社会福利领域,是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升级发展的产物,由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再提供给社会弱势群体。过去政府救济困难群体,主要是给钱给物,但要使困难群体走出困境,实现自食其力,还需要一种专业服务,以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提高他们生存与发展的技能,最终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来摆脱发展的困境。这种服务就是社会工作服务。

从2008年起,国家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鼓励社工机构发展,以承接政府与社会团体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3000多家民办社工机构,其中广东省有500多家,政府投入的财政购买服务资金有20多亿元。福建省财政支持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起步晚,社工机构发展也较缓慢,目前在各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社工机构有50多家,其中厦门就有20多家。全国有3000多家民办社工机构,估计有30%是由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创办。在厦门湖里区社会组织孵化园的8家社工机构中,有2家就是大学生创办的,湖里区民政局提供办公场地支持与财政购买服务支持。另外福建省最大的民办社工机构——晋江致和社工事务所就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在毕业后创办的。

大学生从事公益创业,第一要有爱心与奉献精神,对于弱势群体要有关怀同情之心,另外还要有奉献精神,因为公益行业是不能挣大钱的,不过拥有体面的生活不成问题。知名公益媒体人邓飞普说过,做公益事业者,自己首先要有一份体面的收入,否则会引起社会质疑:自己生活都困难,如何专心致志帮助他人。其次要熟悉国家相关社会福利政策,获得政府资金支持非常重要。再次要有较广泛的社会资源,能从政府之外的渠道,如基金会、企业与个人等获得资金支持。最后要有好的项目创意,公益服务中很多服务是要改变服务对象的思想观念,这个很不容易。没有好的创意,很难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同时也不容易得到政府与基金会的资助。

对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而言,公益服务需要第三方埋单,让第三方购买你的服务,既需要创新型的项目设计,也需要有关系资源。而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社会关系资源,这个需要在工作过程中积累。毕业就创业,也许较难,大学生可以先做志愿者或普通工作者,积累经验以后再创业,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创业梦想。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