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在整个宗教学研究领域中是最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学科之一。其特点在于它所具有的独特的跨越性。其一,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学中最为典型的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它需要致力于打通心理学与宗教学之界限的跨学科专家人才进行长期不懈的研究。其二,宗教心理学跨越了实验科学和理论科学之界,既有系统理论,又以实践见长;既有社会调研,又有仪器操作,将社会与专业实验室密切结合,立意于实践出真知,实践显证据,以图表、数据来真实勾勒出人的心理现象。其三,宗教心理学跨越了外在自我与内在自我之界,以其深蕴之探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展示出人的内在与外在之张力、灵与肉之纠结、表象与实质之矛盾,并试图使之化解,将之理顺,因而成为一门极为神奇、深奥、隐秘、复杂的学科;其跨越和沟通亦是一种自我超越、解脱和升华,具有不可取代的宗教学专业性质。窥测人心、灵性之术亦是一门大学问、一种大智慧。当然,人们也会发问,具有宗教信仰、灵性情怀之人,能否真正被心理学家看透、说清?由此而言,宗教心理学又是一门非常神秘、充满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学科。
宗教心理学触及人的深蕴心理和灵性情感,是宗教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宗教发展亦显露出许多宗教心理问题,亟待我们认真研究,这也使宗教心理学之探在社会及学术需求中脱颖而出。近年来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各大宗教的心理问题之探,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儒教、新兴宗教等,对禅与道、生与死都有宗教心理学的展示及说明,还涉及宗教心理、灵性意识在老中青、妇幼弱病残等人群中的表现。宗教界在抗灾、治病等救助活动中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安慰行为,也属宗教心理学探究的范围。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国内和境外的相关案例,探索社会、团体、家庭、个人等所遇到的宗教心理问题,描述宗教心理的各种外露的表象与内在结构,并将相关文史资料的整理、科学实验的研究有机结合,形成对比,由此而建立且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心理学学科体系。
鉴于对宗教心理学的独特关注,以及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开展了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也加强了国内外的学术合作,从而亦促进了中国宗教学领域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联和结合,使近年来该学科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宗教心理学既与宗教界的教牧心理学、牧灵培训、灵修学、宗教神秘主义等探究有必然关系,也与当代学术界所开展的科学实验探索和社会人文关怀自然相连,这就涉及许多新的领域,亦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系统研讨和有机协调。所以,我们非常期待从事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各位学者在以后能够创新思维,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特色,不断涌现更好更多的学术成果,以此共同推动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