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慧远教团在沙门礼敬王者之争中的表现问题,其实质乃是佛教与世俗权力之间关系的问题。学界的探讨或者惊奇于这种讨论竟然能以类似玄谈的方式来解决,如许理和;或者赞叹于慧远在强大王权面前的无畏,称赞其奠定了以后佛教和世俗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夏毅辉
但笔者亦看到,在这场争论中,双方还做到了互相照顾彼此的感受,慧远所作的沙门“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的立场表白,实际上是一种示弱,是向本土文化的靠拢。当时的王权虽然处于中国历史上较弱的时代,但相比佛教,它依然足够强大。如果说,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之争中略占上风的话,那么他在沙汰沙门事件中却处于劣势,拱手将沙汰沙门之权让给了世俗权力,并最终导致了南朝僧权隶属于王权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