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迎来结构性巨变,国家逐渐退出对社会生活的严密控制,公共空间日益扩大。国家与社会在经历了分离之后开始出现新的结合,不断发展的社会团体成为两者之间互动的形式载体,其中,“政治社会团体是其中体量最大的存量资产”(褚松燕,2013)。八大人民团体
以人民团体为代表的中国政治社会团体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功能,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政治社会团体面临基于社会利益分化的代表功能的重新定位及制度重建问题。人民团体是否改革以及如何改革已经成为直接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王名,2015)。
在上述背景下,褚松燕基于多年调研撰写了《在国家和社会之间:中国政治社会团体功能研究》一书。该书将狭义的政治社会团体即八大人民团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政治社会团体的功能变迁,特别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社会团体的不同功能发挥情况,探究政治社团的合法性现状,并进而分析政治社会团体的功能转型问题。全书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阐明该书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第五章,作者运用功能—合法性分析框架从历时性角度对八大人民团体的合法性渊源、功能变迁、体制性保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进而从共时性角度对八大人民团体的功能发挥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政治属性的功能始终优先于社会属性的功能;第六章为第三部分,基于上述分析讨论,作者指出功能均衡化发展才是中国政治社会团体的转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