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抗战文学对正面战场问题的表现
在线阅读 收藏

本文着重阐述抗战文学对正面战场存在问题的揭露与剖析。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虽英勇抗敌,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在文学作品中均有体现。军纪废弛是突出问题之一。正面战场部队构成复杂,部分军队存在赌博、抢劫、强奸等违纪行为,且上层腐败与下层军纪混乱相互关联,如韩复榘不战而退,其所属部队弊端丛生。同时,军队在溃退时军纪极易失控,对百姓造成侵害。不过,也有士兵在战争中良心复萌,回归正道。军队中的军阀作风同样严重。派系林立导致各部队缺乏协同,为保存实力不顾全局,如韩复榘弃守济南、薛蔚英贻误战机等。还有部队乘人之危缴友军械,以及军官独断专行,如东平笔下的林青史连长因战功被上级枪决,这些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与批判。指挥失误也是导致作战失利的重要因素。尽管国民政府制定了“持久消耗战略”,但部分战役实际部署与之相悖,如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因过度重视阵地战、忽视运动战,且指挥系统紊乱,导致我军伤亡惨重,国防工事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此外,政略滞后也给抗战带来负面影响。兵源问题突出,基层吏治腐败,农民子弟被迫入伍且训练不足;战地救护与后勤供应严重滞后,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民众教育存在漏洞,如花园口决堤、长沙大火等事件,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抗战文学对这些问题的揭露与分析,源于作家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期望能推动问题解决,取得抗战胜利。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