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昆仑关战役的文学画卷
在线阅读 收藏

本文聚焦抗战时期昆仑关战役在文学中的呈现,展现了丰富的文学画卷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昆仑关战役是桂南会战的主战场,也是抗战中首次大型山地攻坚战,意义重大。在文学表现上,有真切的战场纪实。战役期间,众多媒体记者深入前线,创作了大量带有报告文学性质的作品,涵盖我方人物速写、敌方情况记述以及战役的阶段性描述等内容。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战役的激烈,如捷南的《三克昆仑关》,描述了第五军荣誉第一师的英勇作战,以及战斗中的奖赏、缴获等情况。同时,参战军人也通过诗歌直抒胸臆。杜聿明、邱清泉、戴安澜等将军在战斗中或战后留下诗作,表达胜利的喜悦、对侵略者的蔑视以及对牺牲将士的缅怀。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军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战斗精神。作家们也为昆仑关战役创作了诗性华章。刘雯卿、严杰人、张泽厚、田汉等作家,通过散文、诗歌等形式,从不同角度描绘战役场景,展现我军将士的英勇和军民的鱼水情深。然而,与其他重要战役相比,昆仑关战役的文学表现相对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战役准备不足,事发突然,且地处南疆,文化动员能力有限;桂南会战整体评价与昆仑关大捷存在矛盾,影响了对该战役的正面宣传;当时政治局势变化,国共摩擦增多,作家前往前线受限,影响了相关文学创作。但这些文学作品仍为我们了解昆仑关战役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展现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