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清遗老与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收藏

辛亥事起,清帝逊位,这一近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变局,在过往的历史叙述中被赋以崇高的名义。即便是革命史家对辛亥革命的所谓不彻底性提出质疑,也无法撼动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将其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而国民党则将其视为民国政统所在。这些或多或少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渲染,使得辛亥革命丧失了原有的本真。曾被认为是胡适所言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虽然并非适之先生的原创,但也或多或少道出了历史的真实。

晚近以来,随着晚清史的重新估量,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对于陈寅恪、王国维等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重新审视,“清遗老”这一群体开始浮出水面,成为历史研究中新的命题。80年代初期《郑孝胥日记》的整理出版,近年《王国维全集》的推出,都可视作清遗老的研究整理工作有了相应的基础。适逢辛亥百年,以清遗老之于辛亥革命的关系为题作一梳理,不失为一种别样的纪念。

辛亥革命之于清遗老这一群体的震动,不仅仅在于类似于明末清初遗民群体历经王朝更替的天崩地裂,更重要的一如李鸿章上书慈禧太后的奏折中所言,乃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伴随着政治面貌的天翻地覆,纲常伦理亦土崩瓦解,新思潮、新学说蜂拥而至,清遗老在这一局面中何以自处,令人深思。王国维1924年曾在上书溥仪的奏折中痛言:辛亥之变,而中国之政治学术几为新说所统一矣,然国之老成,民之多数尚笃守旧说,新旧之争,更数十年而未有已,国内混乱,无所适从。1270597

这一无所适从的境遇,恰恰可以以王国维等诸遗老自身的经历作为注解,本文拟挑选王国维、罗振玉、沈曾植、郑孝胥为个案,对于其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做一一梳理。王国维、罗振玉二人在辛亥革命之后东渡日本,辛亥革命之于罗、王二人学术上的影响,多多少少可以找出痕迹;而沈曾植、郑孝胥二人于辛亥革命起时寓居上海,沈氏书札中清晰地留下了其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感,而郑孝胥斯时是盛宣怀的幕僚,他在辛亥革命中的种种行动,亦颇令人玩味。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