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客地》译者序
在线阅读 收藏

近几年来,在韩流的影响下,大部分中国人一提到韩国就会联想到那些靓男美女、时尚服饰以及先进设施等。韩国对于中国人来讲,要么是抗美援朝之前贫穷弱小的附属国形象,要么就是近几年韩流中展示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形象。而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一直到1992年中韩建交的40年,韩国对于中国人来讲几乎是个未知数。事实上,这40年正是韩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段历程。一方面,它由一个溺水民族国家跃身为经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社会问题,并且越来越深地卷入了复杂的国际问题。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讲,1999年,当我第一次赴韩留学的时候,曾一度误认为它是个很西化的国家,充满了自由、民主与热情。但是,经过几年的实地生活,这种想法开始动摇。那热情欢快的表情后面总隐藏着一种淡淡的苦楚。这种感觉引导我关注上面那段未知的历史。专攻文学的我在2005年的时候,做出要翻译黄皙暎《客地》的决定。

可以说,黄皙暎的生涯和作品,是整个韩国历史的标本。1943年,黄皙暎出生于当时的伪满洲长春,1945年朝鲜独立解放期间回到母亲故乡平壤,1947年南下首尔,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曾辗转韩国各地避难。高中时期便以其出色的文笔被称为文学少年。1962年春天,读高中的他离家出走在韩国南方流浪生活了大半年,11月他的小说《立石附近》获得韩国知名学术杂志《思想界》的新人文学奖,一鸣惊人登上文坛。当授奖典礼的观众看到获奖者是一个穿校服的高中生时,曾一片哗然。1964年因反对韩日会谈被拘留,释放后与其难友结伴南行,在工地上靠干体力活维生。1966年,24岁的青年黄皙暎履行兵役义务参军,却恰逢越南战争爆发,被调到越南前线。1969年退役,1970年重新提笔创作,到1974年为止先后发表了十几篇中短篇小说,这便是本书的雏形韩语版《客地》。1974年到1984年十年间,黄皙暎一边积极参与反军政独裁的民主运动,一边创作了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超长篇小说(在韩国称其为大河小说)《长吉山》(共10卷)。这期间,1980年光州事件的爆发给他带来了巨大冲击,共事民主运动的几个好友丧生于此次事件。80年代的黄皙暎曾辗转世界各地,以各种文化形式积极参与民主抗争以及民族统一运动。当然,也并未间断过文学创作,这期间的代表作有《峡谷》《武器的阴影》等。1990年参加朝鲜举行的第一届民族联合大会,之后辗转世界各地进行民族统一活动。1993年回国后因不法访北被判7年徒刑。后因民众抗议,1998年提前释放。1999年创作了反映民主化运动时代的长篇小说《故园》(上海译文出版社已出中文版)。2000年之后黄皙暎先后创作的长篇小说有触及南北分裂问题的《客人》(上海译文出版社已出中文版)、反映新时代伦理的《沈清》(上、下)、跨越时空题材的《舍姬公主》和2008年8月刚刚作为印刷品出版的青少年题材网络小说《晚间金星》。

黄皙暎的作品所勾画的人物生涯已经超越了个人的个别体验范围。他的作品所讲述的现实大都是痛苦记忆。本书共收录了作者严选的初期代表作9篇小说。这9篇可以分为三个主题,一是战争给韩国人造成的生命以及心灵创伤,例如:反映朝鲜战争题材的《韩氏年代记》、反映越南战争题材的《骆驼眼圈》。二是飞速的产业化给韩国底层民众带来的重压,这便是《客地》等6篇小说。此外,《峡谷》是唯一一篇不包括在韩语版《客地》中的小说,它写于1987年,反映了韩国现代史上另一个重大事件——光州事件,作者也特意将其安排在中文版的《客地》中。我想,这样有利于中文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韩国现代史。

韩文版的《客地》于1974年问世,当时在文坛上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文学评论家们结合当时高速产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对黄的作品展开了多角度的分析与评论,从而推动了韩国“民众话语”的成长。而巧合的是,在读黄皙暎作品的时候,我时常觉得有许多情况不仅发生在韩国,在中国也同样登场。特别是反映产业化问题的小说,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中国的现实: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脚步的加大,下岗工人、农民工、东西贫富差距等问题日益明显。尽管中国会以自己的国情为基础去谋出路,但我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多几面镜子也未必是坏事。也许这是《客地》赋予我们的另一层更重要的特殊意义。特别是这本书所表现出来的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出色的创作才能,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不无借鉴之处的。

而我们更应该注意到,黄皙暎尽管反映的是社会、时代、历史性的问题,但他却是通过个人生活深处所沉淀的具体性来体现时代纹路的。所以,小说集《客地》不仅在当时,直到21世纪也一直被评论家们视为现实主义小说的成功典范。其大部分作品在韩国已被经典化,《去森浦的路》已被指定为高中教材的课文,《韩氏年代记》从70年代起到现在,一直都是大学生演话剧的首选文本。这两部作品分别被翻译为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马来西亚语等。中篇《客地》也已被翻译成法语、德语、日语、汉语等语言。

这本书从选题到出版,得到了许多师友的关心与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尤其要感谢韩国大山文化财团的资助,感谢我的导师全炯俊教授,这些年来他以无私宽阔的胸怀指导我认识文学与社会,还要感谢翻译过程中热心校正指导的韩国文学博士李京炫,中国文学博士李素贞、崔贞玉、朴银贞、李政勋等韩国友人,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版支持,最后,感谢一直全力支持我翻译的丈夫赵广和所有家人。

《客地》译者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