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学说史中的非逻辑行为
在线阅读 收藏

正如在第77节所指出的那样,C是一种信仰,D是某些行为。通俗语言不是简单地说“某些人实施行为D并信仰C”,而是附加某些东西,并说“某些人实施行为D,因为他们信仰C”。此命题在严格意义上理解往往是虚假的;而其反命题倒要真实得多——“某些人信仰C,因为他们实施行为D”;但在许多情况下,只可能说“某些人实施行为D并信仰C”。

还可删除在第一个命题中应用的“因为”这个词的逻辑严格性,并摈弃此概念在那一命题中在C、D之间确立的某种因果关系。因此可以说:“我们可以认为,某些人实施行为D,因为他们信仰C,用此信仰恰恰表现出促使他们实施行为D的情感。”即如图2所示,因为他们具有一种由C显现的心理状态A。在此种形式下,命题很接近真,正如我们在第77节所看到的那样。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