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魏晋南北朝射箭运动的传承
在线阅读 收藏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从222年到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并有多个政权并存的时代,也是各民族体育文化相互交流发展的时期。战争活动的频繁,首先使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武艺技能的射箭运动在这一时期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如北方的匈奴人“天性骁勇,弓马便利,倍于氐羌”,有着良好的射箭习武传统。又如前燕人慕容廆,“邑于紫濛之野。世居辽左……其后雄昌与匈奴争盛,控弦之士二十余万”(〔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卷一·慕容廆》,《二十五别史》第十一册,齐鲁书社,1999,第174页)。足见射箭运动在私人军队中的普及程度。

在民族大融合时期的魏晋南北朝,射箭的竞技和娱乐色彩渐浓并产生了正式的射箭比赛活动。如《魏书·食货志》载:北魏文成帝和平二年(461)“冬,诏出内库绫绵布帛二十万匹,令内外百官分曹赌射。”这里的“赌射”就是射箭比赛。据说当时也有君臣之间的“赌射”活动,如《魏书·杨播传》:“高祖(孝文帝)与中军、彭城王勰赌射”。在南方,同样有“赌射”活动的记载,如南齐时的武陵昭王晔,曾“于华林赌射,上敕晔叠破,凡放六箭,五破一皮,赐钱五万”。

正是在广泛的“赌射”活动基础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了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射箭比赛活动,并成为中国古代体育史上的一次大事件。那是《北史·魏宗室常山王遵传》中记载的一件事,即当时的北魏孝武帝曾在洛阳的华林园举行了一次射箭比赛活动,他把一个能容两升的银酒杯悬于百步之外,“命善射者十余人共射,中者即以赐之”。后为濮阳王元顺射中,“帝大悦,并赏金帛”。这就是学术界津津乐道的中国古代“射箭银杯奖”。其实同样性质的活动在魏文帝时也发生过。“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一个叫宇文贵的人一发而中,于是文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同样是酒杯,不过这次是金杯,因此应该说是正宗的中国古代“射箭金杯奖”了。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