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闭幕辞
在线阅读 收藏

尊敬的王利民教授

尊敬的仲伟民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由澳门理工学院和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经过主办方精心筹备,在全体与会嘉宾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谨代表主办方对研讨会的圆满成功、对嘉宾们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与具体筹办工作的各位同事、朋友们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选取了一个很好的议题。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如何办一份高质量的学术刊物,也是学校管理层十分关注的问题。多年来我一直分管学校的科研工作,对此体会尤深。《澳门理工学报》创刊至今虽然只有17年的历史,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尤其是2011年全新改版后,目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值得宽慰的事。前几天我刚刚获悉,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4年度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行榜中,《澳门理工学报》的转载率及综合指数排名均跃居全国高校学报的第六位,转载量排名也居全国第八位。取得这样的佳绩,对于理工学院这样的小学校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与在座的各位编委、各位总编们的长期关爱、支持是分不开的。我谨代表澳门理工学院理事会和学报编委会,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澳门理工学报》的关爱表示崇高的敬意!

对于华文学术期刊,尤其是《澳门理工学报》,本人饱含着一份深厚的感情。学术期刊之于大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座的各位都是期刊界的高人,听了两天诸位的高论,实在令人感慨。理工学院有个好传统,理事会对学报的工作非常重视。每年的编委会,我们的李院长一定是坐在会议室,一天八个小时都不会离开的,认真倾听、记录着编委们的每一个意见。这一次的研讨会,包括前天先期举行的2015年度的学报编委会,以及昨天和今天的大会,我是一场不缺地来学习的。我非常认真地聆听了六位大主编的专题演讲和叶娟丽教授的综述报告,也听取了小组讨论的部分发言,得到了不少启发。非常感谢诸位的精心准备和肺腑之言。其实,我也深知《澳门理工学报》还存在不少值得我们去努力克服的困难。我真诚地希望在座的各位总编、专家学者,真诚地希望我们学术期刊界的朋友,真诚地希望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各位领导,能够一如既往地关爱我们理工学院,关爱我们的《澳门理工学报》,希望她在祖国的学报大家庭中,在华文学术期刊的行列中健康成长,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增添华彩!谢谢大家!

我们学院理事会对《澳门理工学报》一直寄予厚望。上周,理事会的三位成员,还专门为学报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理事会会议,与编辑部的五位同事就学报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讨。我完全赞同刘泽生教授刚才在主题演讲中对《澳门理工学报》的五点归纳。我们常说,《澳门理工学报》不仅仅属于澳门理工学院,属于澳门,更是属于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这不仅仅是一种希望,也是我们的信念。我们对学报未来的发展还有更高的期待。我们也希望本院在推动学术期刊发展上,能与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有更多的合作。我个人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澳门理工学报》还可以考虑改为双月刊。从理想到实现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努力过程。我是衷心地希望我们的事业能够做得更大一些。

按照会议的日程安排,这次研讨会的讨论阶段就要结束了。明天,大家还将参访我们学院的博彩教学与研究中心,以及澳门大学的新校区,也将参加澳门历史文化遗产的考察,这对加深大家对澳门历史文化变迁的了解将有很大的帮助。祝愿大家在澳门这座充满诗意的美丽小城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现在,我宣布,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闭幕!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