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社区建设:基层公民社会的发育
在线阅读 收藏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社区”这个过去只是社会学概念的名词被再三提及:“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1311033以上与“社区”相关的论述可以概括为3个关键词,即“自治”、“服务”和“党建”。如今,在浙江省,“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区党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在社会领域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也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是否预示着,中国基层公民社会的发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之前,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功能被尽可能地简化。于是,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逐渐演变成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并以“单位”管理为基础的“单位社会”。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化和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纷纷卸下“办社会”的包袱,继而影响到机关事业单位,原有的单位体制发生深刻变化。逐渐地,中国基层社会组织网络的新构想——从“单位人”到“社会人”,逐步形成。于是,从20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在中国社会发育和基层民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章将对浙江省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浙江省在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中进行了许多可贵的探索,而且社区建设正在向农村延伸,作为经验总结本章主要介绍和分析的是浙江省城市社区建设部分。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