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打造特色循环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收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五通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曾一度陷入“低谷”,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矛盾比较突出。虽有丰富的盐卤、煤炭等资源,但整合不够,一度开采无序、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很低,粗加工、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下游精细产品少,盐化工主要产品仅限于盐、酸、碱等,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业支柱产业不明显,工业经济增长缓慢、效率低下。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快速增长难以为继。如何保持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成为五通桥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五通桥区是四川省化工基地、原轻工部十大原料基地之一和乐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区纯碱、氯化铵产量居西南地区第一;全区盐产量和磷酸系列产品产量名列全省前茅。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企业较多,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污染物产生的总量呈增长趋势,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单位能耗、物耗高,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若继续沿袭传统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资源和环境支撑将难以为继。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举措。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五通桥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五通桥区政府结合实际,针对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着力加强企业改革、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在加快发展中追求科学化、集约化、节约化发展,大力推进“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促使工业发展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