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结语
在线阅读 收藏

从50年代初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中,热衷于慈善布施的新马地区各德教组织,持续捐赠善款,投入人力、物力,积极从事社会救济,以至于被政府方面视为有助于维持国家安宁的民间福利团体。不过,德教会在自我认同方面,却不自认是单纯的慈善团体,也不把社会救济设定为开展活动的终极目的。在1960年版《南洋德教总会第三届特刊》中,主编陈立健统掌即如此介绍德教:“由中原而香暹,自星马而古晋,弘德为经,慈善作纬,造就虽菲,群策弗懈。意切修己达人,咸归正觉,福利邦国,并促升平。”其中的“弘德为经,慈善作纬”,在其他德教文献中又称为“道德为经,社会福利为纬”。换言之,德教一以贯之的旨趣,“提倡德教的真义和目的”,是弘扬道德。至于慈善救济,既是德生善信们行善积德的途径,也是德教会“切合朝野鹄的”的“弘化推行”手段。由是,本书所研究的从1947年至1966年间新马德教紫系文献的产生与传播,其实是海外华人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这种文化传承的具体机制如主体、方式、内容、目的,容下缕析。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