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根本,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驱动力,从根本上推动着各个行业的进步和创新。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于是再次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回归工业与制造,那才是价值创造的源头。”然而,在现阶段,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发展中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制造业构成了“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如何应对?我们认为,应对之策在于,加速“拥抱”互联网,推进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在国际分工格局下,只有提升智造能力,中国制造业才能够获得更多同跨国企业进行合作的机会,由此所带给中国制造业的福利水平也将提高。现实情况是,与智造能力密切相关的其他能力(如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竞争力、管理能力等)依然不强,智造能力本身也相对低下。因此,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在于创造条件加速智能转型,毕竟,“互联网+制造业”有着新的价值实现模式。对于上海制造业而言,其大而不强、亟须转型升级的阶段性矛盾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生产与市场脱节,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上存在停顿与积压等问题。而在当下这个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上海制造业应该通过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来进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