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近年来韩国海洋史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收藏

近年来,“海洋”在韩国成了关键词之一。2008年出版的朱京哲著《大航海时代》达600页之厚,却销售了14000本之多,这本书被三星经济研究所选定为“2009年大韩民国CEO假期必读书”之一而倍受关注。2008年《韩民族日报》开辟并连载了以“文明与大海”专栏,同年《世界日报》也开辟并连载了以“掌控大海”为主题的纪事。2009年《釜山日报》连载了“海洋城市与海洋文明的故事”。2009年,韩国《中央日报》连载了作为创刊特辑的“张保皋系列”。与此相呼应,学术界对海洋的关注与日俱增。2008年,韩国海洋大学开始创设“海港都市的文化交涉学”。2009年10月,釜庆大学和木浦大学各以“海洋人文学”与“海洋文化学”为主题举办了大型的学术会议,此后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海洋文化学者大会”,到2014年已经举办六届。在木浦的国立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所是重要的海洋史研究单位。2012年,国立海洋博物馆在釜山开馆。

长久以来,韩国的海洋观念比较淡薄。20世纪80年代以前,韩国的海洋史研究成果屈指可数,90年代中期以后海洋史研究开始启动,到了2000年前后进展迅速。韩国在近代以来对于海洋的关注和研究,1910年前后仅在海洋文学上有点成果,一闪而逝;1945年解放以后到1980年这段时间,自《韩国海洋史》(1945)出版以来,只出现了10册与水产业及船舶等有关的单行本。1990年以后,情况大为改观,韩国出版了50多本著作和数十种翻译书籍,真正迎来了海洋史研究的“黄金时代”。

长期被忽视并被视为边缘或障碍的岛屿和大海,到了现在为何如此备受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呢?姜凤龙作为海洋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指出其中三个原因:一是受到围绕韩日渔业协定、独岛、苏岩礁而引发的与日本及中国的海洋纷争的激活;二是国家对海洋历史文化研究的支持;三是受到把非欧洲世界还原为世界史的主体,或对现代化历史观要求反省的后现代主义的影响。1355650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