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真心”为例探讨了名词虚化为副词的一种路径。文章认为:“真心”自清代以来,“名词作状语”用法的增多为其虚化提供了条件,但“真心”作状语时可作“真的”义解的“高临界频率”是它虚化为副词的动因,并进而演化出“确认义语气副词”“程度副词”和“强调义语气副词”三种用法;“真心”虚化的机制是“语义泛化”“认知推理”和“主观化”。
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建设,语法体系,语言态度
陈衡: 陈衡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计量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