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美元陷阱”与人民币国际化
在线阅读 收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动摇了美元的世界霸权宝座,然而,近年来美元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一路走强,只要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一有风吹草动,美元以及美元债券特别是美国财政部国债就成了各路资金追捧的对象,供不应求。这是为什么?人民币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之一,虽然总量刚过2%。人民币区域化渐成规模,正向投资货币迈进。这两者又有什么关联?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的公共债务飙升至17.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美联储向美经济注入了逾1万亿美元的资金。2011年,美国国家评级首次被下调。但是所有这一切并没有削弱或者动摇美元的价值和国际储备货币的战略地位。就在2008年到2009年危机期间,各国政府和个人资金大量回流美国,追逐“美元安全资产”,购买美国财政部债券,达几千亿美元。欧债危机爆发后又发生类似情况。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依然用美元计价,各国中央银行2/3以上的外汇储备都是美元资产,而且主要持有美国国债。仅中国一家就有2万亿美元以上的美元资产。最近,著名经济学家普拉撒德写了本书,叫《美元陷阱》,讲的就是美元地位经久不衰背后的故事,值得一读。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