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湖北日报》刊载了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新闻工作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建设者中的一员,而绝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局外人。因此,遇到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忧乐、共患难,绝不能有‘黄鹤楼上看翻船’的‘看客’心态,也不应该有高居人民群众之上的‘无冕之王’错觉。”1373835这引起湖北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省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由此在全省新闻战线拉开“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序幕。自3月25日《湖北日报》刊发首篇讨论文章以来,以《湖北日报》为代表的湖北主流媒体积极践行“我是建设者”的新闻实践活动。在一个月内,《湖北日报》开辟“我是建设者”大讨论专栏,共刊发讨论文章28篇。参与讨论的包括《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时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中国记协以及《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也纷纷响应,引起学界、业界的共鸣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要想让“我是建设者”新闻理论实践真正深入下去,就必须巩固现阶段大讨论的成果,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我是建设者”活动的常态化。本文从媒体建设者理论实践的长效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路径机制四个维度来推动“我是建设者”理论的实践性、持续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