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随着中越宗藩关系的发展,广西对外陆路交通路线明晰,对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但对外交通线分布不均,各路线对沿线辐射力小。但广西对外交通的发展也加强了中央与广西地方的联系,保障了广西边疆安全,促进了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繁荣了龙州、宁明、凭祥、北海等边境及沿海城镇,便利了物产交流,尤其是烟草、玉米、甘薯等外来作物的交流传播,增进了广西与越南民族的融合及文化交流。
覃主元: 壮族,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1983毕业于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史专业。1990毕业于云南大学民族史研究生班。自1995年以来曾先后任历史系、政法系副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少数民族史志、中国文化、中国古代文学、领导科学、公共关系等课程的教学。主要从事民族史、广西地方史研究。系中国民族史学会、百越民族史学会、广西历史学会会员。先后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广西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动态》、《民族研究动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刊物发表“论北魏冯太后”、“民国时期广西烟毒的泛滥”、“近代梧州商贸中心地位的确立及其畸形繁荣的原因”、“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几点反思”等多篇论文。参加国家、区重点课题《广西禁毒研究》以及《两唐书辞典》等著作的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