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对人们的教育获得和职业获得进行了卓越的解释,并以简约著称,对教育获得和职业获得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学者(包括邓肯本人)在布劳-邓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变量、中间变量和因变量维度的拓展,以期对家庭背景优势如何进行代际传递加以更详细的阐述和解释(许嘉猷,1986)。在这些衍生的模型中,以子辈的教育期望(expectation)或热望(aspiration)作为中间变量的模型对于教育获得具有显著解释力。在威斯康星提出将教育期望等社会心理变量作为调节家庭背景优势对教育获得影响的中间变量而取得突破性成果之后,教育期望一直被作为教育获得最有效的预测变量(Jacob and Wilder,2010)。本研究也试图在经典地位获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父母对子女以及子女个人的教育期望变量来解释子女的教育获得状况,但本研究仅仅关注高等教育的获得。本研究运用2010年“上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N=1181)数据,对上海常住居民的大学教育获得进行分析,引入父母的教育期望和子女的教育期望作为解释家庭背景对教育获得影响的中间机制,从而为国内教育获得研究增加新的解释途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