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担保制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罗马法时期就已经发展出多种担保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财产担保从有形财产担保向无形的权利担保扩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担保成为权利担保的新形式。探寻知识产权担保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学和法哲学的角度寻求理论解释,探索知识产权担保的内在依据和外在动因,可以从中发现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基础。
谢黎伟: 谢黎伟 男,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在厦门大学攻读经济法硕士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至2011年在厦门大学攻读民商法博士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通过首届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13年通过国家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主要从事知识产权理论和实务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在《现代法学》、《法令月刊》(台湾)、《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等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