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化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收藏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关键是转变工业化非生态的生产方式为生态化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生产方式有宏观和微观之分。抽象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属于宏观层面的,以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方式为代表。具体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属于微观层面的,以企业生产关系、企业生产方式为代表。微观层面的生产方式,在程序上包括生产过程、工序等,途径上包括劳动组织等。马克思主要是在宏观层面讨论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总合起来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还可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狭义的生产方式仅仅指怎样进行生产的方式,不包括产前和产后。广义的生产方式只能作为一种统称,具体的要由产中、产前和产后分别涉及的一些生产方式来表示。企业是经济领域的微观主体,其生产方式处于微观的地位。同一类企业和产品形成中观的产业,产业与生产方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企业、产业构成宏观的社会生产方式。转变工业化生产方式为生态化生产方式,奠定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必须从宏观的社会生产方式到中观的产业及微观的企业生产方式三个层面寻求生态化创新。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