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河南省而言,重要的是融入和跟进。河南省应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以文会友,文化结盟,以新的人文对象、空间范围、内容架构重塑河南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新面孔。为此,建议河南省委、省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省内文化界人士、产业界人士、学界人士、政界人士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各种交流,增进中原地区与中亚地区各阶层、各方面人士之间的友谊,“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贯彻习近平主席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思想,放活河南经济的眼量,放大河南经济的能量。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和运作,引起了河南省学界、业界的高度关注。2013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召开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由于没有河南省人士参加,河南省学界、业界受到刺激、感到不平衡,他们认为没有河南参加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不完整的。河南省内外专家学者几乎有着同一个认识——河南应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重要节点,特别是郑州,不仅联系着东西大动脉,而且北接华北、京津冀、东北地区,南通华中、华南珠三角经济圈,出口货源就是通过这个节点,流入欧亚大陆桥,通往中亚和欧洲的。无疑,这些思路、想法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看,都是很有道理的。问题是河南各界也应冷静地分析一下,为什么这次没有把河南列入?第一,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立意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务实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实际上除了西部省份以外的任何省区市都没有被纳入(中部没有一个省份参加2013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召开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第二,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顶层设计,新时期对外开放将尝试重启丝绸之路,包括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前者将着力带动西部,连接起中亚和欧洲;后者则着力提升东部,深化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很明显,中部应积极融入和跟进“丝绸经济带”建设。第三,河南省目前已经同时拥有国家三大战略实施规划,这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因此,现在不是一味追求被纳入这个区、那个区的问题,而是要认真地贯彻和实施这些国家战略规划所给予的众多政策,尤其是应抓紧与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对接,研究具体如何开展先行先试,收获规划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当然,作为河南人,笔者并不反对将河南省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但笔者认为重要的不是被纳入,重要的应是关注、研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做到顺势而为、积极融入和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