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民初北京城墙的拆改与北京城市现代化进程
在线阅读 收藏

由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的“四城”空间格局象征着古代北京的帝制皇权、社会等级。民国初年,北京为发展交通、构建现代城市,拆除了皇城,在内城墙上开辟了和平门,破坏了四重城墙的空间结构,城墙所具有的象征权力的符号价值、区隔空间的实用价值在现代性的挤压下失去了存在的根基,而城墙作为传统符号象征的文化价值在民国时期却得以保存,成为北京现代城市建设的顽强阻力,使得对北京城墙的拆改充满了反复与波折。北京古城墙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功能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激烈冲突,民间对传统文化认识的转变与北京市政府对于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使北京的城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得以存留,从而使北京在空间上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表征相交叠的特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