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素有“鲤鱼跳龙门”的文化观念,身处农村中的寒门子弟如果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底层村落而脱掉“农皮”,无疑会被作为光宗耀祖的美事而被口耳相传。但为何今日中国村落社会中,新的“读书无用论”社会思潮日益凸显?这究竟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一个伪命题?其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新社会结构逻辑?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研究者首先溯源传统中国村落社会为何会尊崇读书和读书人,进而以当下中国西部雍村这一完整边远山区行政村落为个案,在对全村农民和农户家庭做不同的社会分层基础上,明确究竟是哪些村落中的群体认为读书无用,并发现隐匿在底层群体中基于读书无用观念认同基础上的底层再生产逻辑。同时,对新“读书无用论”解蔽还需要回归到中国社会结构框架中去揭示“单位制解体”、“就业方式改变”、“流动人口政策变迁”以及“乡校撤并”等几项容易被忽视的政治社会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