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唐律》律注文献校考
在线阅读 收藏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唐律疏议》,原来也叫做《律疏》,它是由唐律律文和“疏”(包括“议”和“问答”)两大板块组成的。从《唐律疏议》或《律疏》这个书名来看,很容易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它只是“律”和“疏”的组合而已。其实,“疏者,通也。”疏,是对古书旧注所作的阐述或作进一步的发挥。有疏,必先有“注”。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唐律律文与其“疏”组合而成的《唐律疏议》中已先有了它的“注”,可以说,《唐律疏议》是《唐律》和“注”及其“疏”的合刊本,或者说,是它们的合编本。只是,《唐律疏议》中的“注”文,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已。

《唐律》的律注文献留传至今的,除“疏议”外,众所周知的,主要还有两个本子。一个是在宋代天圣年间孙奭等所撰的《律附音义》(一作《律音义》),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所云“《律文》十二卷,音义一卷。”1529010即此。一个是大约为宋元时人此山贳冶子所撰、王元亮重编的《唐律释文》。1529011这两个注本与《唐律疏议》是怎样的关系?这些注文与《唐律》的原注又有哪些不同?为此,我对它们进行了对照、比勘,在对照、比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讨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