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论明末儒者的天主教选择
在线阅读 收藏

明末天主教是继唐代、元代景教之后,天主教第三次在中国传播。唐、元的景教不承认“三位一体”,是天主教中的异端1535771,传教徒实际上多是商人1535772;明末入华的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是天主教正统的耶稣会士,多有不凡的神学和科学的学术修养。他们带来迄至哥白尼、伽利略以前的西方科学成就1535773,认同儒家的社会理想1535774,谅解儒家的祭祀行为1535775,并且努力援用儒家经典来诠释天主教义,化解与中国文化的隔阂,从而赢得以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为代表的一些儒家人物的信赖与皈依。《明史》对明末发生的这场颇具新特色、兼有科学和宗教内容的思想运动之原委评述道:“其国人东来者(天主教传教士多为意大利人),大都聪明特达之士,意专行教,不求禄利。其所著书,多华人所未道,故一时好异者咸尚之,而士大夫如徐光启、李之藻辈,首好其说,且为润色其文词,故其教骤兴。”(《明史·外国·意大里亚》)事实上,明末以徐、李、杨为代表的儒者之所以推崇西学和皈依天主教(天学),并非是出于单纯的新奇“好异”,而应视为是试图摆脱、挽救为他们所深切感受到的儒学面临衰退危机的一种选择。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