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社区权力与秩序——基于广州市一个城中村的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社会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过渡,以“权力中心下移,权力明确下放”为方向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逐步展开,国家权力逐渐从社会领域退出并向社会回归,基层政府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促成了街区权力的分化与重组,随之而来的社区秩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已有的关于社区权力的研究来看,都存在两个外生变量:其一就是社会结构变迁,最主要的因素是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导致基层社区社会结构的变化(孙立平,2005);其二就是社会制度层面的变迁,国家力量在基层社区的微观逻辑发生了种种变化。这两个外生变量“渗透”到基层社会,与社区自身的逻辑发生碰撞、融合(李友梅等,2004)。但是对于城市社区或者乡村社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其内生的因素或模式,往往正是这个内生变量才是决定社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在城市社区中不断酝酿的真正的社区自治组织,乡村社会中传统宗族势力的维续作用,经济精英对乡村权力的争夺等(边燕杰,2002)。与一般的城市社区或乡村社区不同的是,“城中村”这一特殊的社区形态,兼顾城市和乡村双重色彩,在市场化的冲击下不断地被融入城市范围内,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向政治结构渗透,村级自治组织即村委会的成员同时兼任经济精英的角色,但是在这个意义上并不等同于戴慕珍(1997)所说的“地方政府整体主义”。就城中村而言,渐进的市场化和突发的制度变迁导致城中村的权力和秩序发生了种种变化,城中村遵循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权力模式?外生的变量与城中村社区自身的逻辑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关系?这对城中村社区的秩序又意味着什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