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财经媒体的变与不变
在线阅读

秦朔

秦朔,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1997年担任《南风窗》总编辑,领导《南风窗》实现了向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的转型,《南风窗》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政经杂志。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创刊后任总编辑。2009年底任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朔:2014年初我跟美国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的学生交流,谈到麦迪尔新闻学院是全美本科教育排名第一的新闻学院,有四个专业,报纸、广播电视、数字化、广告和公关。2013年9月下旬秋季开学时出现了一个问题,报纸专业只报了五个人。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今天媒体行业处于巨变的时代,可能在你们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结构性的变化。

我是199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我们所有学新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Newsman。当年我的大学同班同学,现在还有不少于10个同学在做普通的一线记者。我们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特别是一些在像报纸这类纸质媒体工作的人,在45岁左右开始思考自己的退休问题。而你们都可以跟随这个时代的变动来改变自我,掌握更多的技能,拥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你们都有着很美好的前景与未来。

其实,从事新闻行业是非常神圣的,也是非常有趣味的,它让你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有那么一类人,追求生命体验本身的极大化,而这种生命体验的极大化不是由一种很物质性的东西去界定的,而是在追求一个让你看得更多、听得更多、走得更多、感受得更多的东西,从而让你身体的各个器官能够得到最大的延伸和加强。如果你是有这种价值观的人,那么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感觉到自己还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充满发现感,拥有鲜活的快乐感。

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23年了,到今天为止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能让我扮演受众的眼睛替他们去看,扮演他们的耳朵替他们去听,扮演他们的鼻子替他们去闻,扮演他们的脚替他们去走,然后把我看到的东西经过一定专业化的加工处理呈现给他们。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对我来说超过了其他任何的回报。

第一财经现在的规模非常大,我观察了它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发现,最后能够存留下来的,或者说比较有成就的都是一些有天职感的人,他喜欢这项事业,觉得在这里每天都有所发现,有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发现,有一些跟书本上读到的不一样的发现,有一些真正与变化相关的东西。

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质,就在于它有变化,有快乐感,有发现,并把发现分享给很多人。

同学们,在今天,你会看到我们这个行业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风雨与挑战。但首先你要问自己,你对更多地去问、去听、去诉说、去关注、去观察、去阅读、去消化和搅拌,你对更多地去把这些写出来、讲出来、发出来有没有兴趣?这对决定你在这个行业里能走多久至关重要。而当你有这样一种角色意识的时候,不管你有多大的年龄、处于什么样的职位,你其实就是一个Newsman。

从2012年开始,我一直在《第一财经日报》的头版写一个专栏,每个礼拜差不多写5篇,而且我没有署名,就叫《一财日日谈》。但是我自己的微博里面会把每篇都放上去。很多人说,你那么忙,干吗还要写,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吗?我就讲这就是职业状态,这是天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时刻会有发现。这些发现给整个社会提供一种很宝贵的养料,因为它是真实的。不管行业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变化,我们整个社会始终需要有一群人替公众扮演他们的耳目喉舌,替他们去加工,做他们的桥梁。这是我今天的开场白。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探讨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广义的财经领域媒体和信息服务的大致脉络。

我们把一条时间轴作为纵轴标出在这个时间轴上比较重要的一些事件,另外一个轴就是跟这个时代、世界相对应的财经媒体的一些变化。在过去的35年里,财经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里程碑。

第一个就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很多媒体就开始出现了。中央级媒体开始注重经济报道,加大经济报道的力度。今天我们这个行业里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人,都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起步。比如曾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艾丰先生,曾经是《人民日报》的编委、经济部的主任。当时的新华社也出现了很多经济领域的很好的报道,比如像今天鼎鼎有名的策划家王志纲,最早就是新华社的记者,写了很多宏观的综合经济报道,最后用这种战略思维下海创业,非常成功。还有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也是中国一些重要的新闻栏目的创始人,《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东方之子》等栏目都是他创办的。

这个时代,跟经济有关的最有代表性的报纸是1979年《人民日报》创办的一份叫《市场报》的报纸,主要反映市场、商品信息动态,创办人是安岗先生。那时候中国刚刚开始形成商品市场,价格机制开始稍微起作用。安岗先生在1983年把当时的《中国财贸报》改为《经济日报》,成为国务院领导的一份报纸。《经济日报》也属于中央级媒体里面专门指导经济工作的一份报纸。他当年在《经济日报》有很多宏大的想法,包括要办电视台、办培训学院等,这些宏大的想法到今天还没有哪个媒体能够真正超越。

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以后,除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有一些人大力地去做财经方面的报道,还有人像安岗先生一样新创办了很多媒体以外,全国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经济指导类的行业新闻报纸和区域性报纸。每个地方都出现了某某地方经济报,比如上海的《财经日报》,前身叫《上海经济报》。

第二个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信息披露,对于投资者来说,他需要信息来支持他的判断,所以中国出现了资本市场以后,对于财经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资本市场勃兴的背景下,中国出现了今天我们称为“七报一刊”的财经信息披露媒体,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时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日报》和《证券市场周刊》,它们是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有披露信息的特权。还有大量的电台、电视台都开始创办股市类节目。这股浪潮构成一个可以称为“以反映中国资本市场为中心”的证券化媒体热潮。各地还大量出现了地摊上卖的报刊,虽然没有信息披露,但是它大量刊登股市行情、信息、分析等信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报纸的发行量曾经过百万,像四川的《金融报》、南京的《大江南》等。如今,中国的股民有1亿多,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1998年创办的《财经》杂志,从理论上讲它是以反映中国资本市场为主导的,但除此之外,还刊登了一些反映资本市场问题,与体制变革、社会问题相关的报道,大量借鉴国外比较专业的财经报道经验,建立了一套新闻专业主义比较成熟的媒体生产模式和报道模式。

做财经新闻要永远追求两个专业性,第一是新闻专业性,第二是所报道领域的内容的专业性。新闻的专业性就是怎么写新闻,怎么去做导语,怎么把握结构,怎么去体现新闻的权威性、时新性、趣味性、重要性、显著性等。专业性就是要对报道的领域有很深的了解,这需要学习。像《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绝大部分记者都不是学新闻出身的,学任何社会科学的都有。《金融时报》曾经有个编著《金融名词字典》的人是学历史的。报道领域的专业性其实没那么重要,但是你必须过这一关。掌握新闻专业性比较便捷的方法,就是多去学习一些FT中文网的文章,或者去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曼昆的教材每一节都有新闻摘录,里面有大量《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报道,篇幅都不长,但写得都非常好,从新闻写作的角度来看都是范文。你要去揣摩,看人家是怎么去写的,这是提升专业性的便捷方法。

第三个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2001年正式签约入世,入世前后掀起了非常大的社会启蒙运动。入世以后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讨论,因为入世意味着要跟很多国际公司直接在同一游戏规则下进行竞争,过去有很多保护,现在要平等地竞争。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于全球化以及全球公司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于商业本身怎么提高竞争力、怎么提高管理水平的关注越来越多。入世与全球化对于中国财经媒体的影响在两个方面非常突出。第一个方面,一大批的市场化财经报纸陆续出现,比如2001年创办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2004年创办的《第一财经日报》,北有《中华经济时报》,南有《粤港信息日报》等,这一时期创办的报纸是带有雏形意义的现代商业报纸。中央电视台在2000年前后创办了《对话》栏目,使像马云这样的商业人物成为全民明星,当时,节目的突出作用就是通过“对话”把商业、财经领域的很多人拉到公众的身边。还有就是以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出版机构的出现,所以当时《谁动了我的奶酪》《韦尔奇自传》等风靡一时,这是入世与全球化带来的第一个大的方面的影响,把需求给拉起来了。第二个方面的影响就是整个财经媒体对于技术的关注。200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中国计算机报》等一大批IT类媒体。IT行业的全球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大量的跨国公司聚集在一起,中国一批优秀的跟国际接轨的公司如联想、华为等也都体现出中国公司比较高的国际水平。所以,IT类媒体报道了大量的关于管理、资本运作、上市的内容,它的国际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这是全球化的影响之一。

第四个就是PC互联网。PC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互联网的出现创造了很多数字化的东西,包括大量垂直财经媒体,如金融街网站、东方财富网、证券之星等,各大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也应运而生,如新浪财经、腾讯财经、搜狐财经、网易财经。以前的新闻生产都是单向的,就是一群人专门地生产、翻译。而到了互联网阶段,用户开始生产内容。另外,还出现了诸如炒股票、大智慧、同花顺等很多网上股票证券交易分析软件,炒股用的软件里面有很多关于基本资料的信息、公告、分析师的报告,还有很多媒体的报道。还有就是各类金融终端,如万得资讯等,很多专业的金融分析师、理财分析师、金融经理、研究人员等都在使用这类金融终端。今天这些金融终端越来越社会化,这都是互联网带来的影响。还有被马云收购的恒生电子,恒生电子解决了怎么买金融产品的问题,不管你是用电话、手机、个人计算机等买,不管你是买基金还是买股票。而且,事实上,金融机构交易的后台系统都是由恒生电子提供的,恒生电子也是上市公司。同时,跟门户、终端、软件、金融、IT同步发展的一大批B2B信息服务公司,也有好几家已经上市了,在垂直领域也发展出很多商业、财经领域宏观或微观的信息服务商。例如,钢铁网、生意宝等都是做垂直领域信息搜集、提供的信息服务商。

第五个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对媒体行业带来很大改变。第一个方面,出现了一些超级平台,像微博、微信等,真正开始出现自媒体。过去建一个小的自媒体很难,现在如果在微信、微博里运营一个公众号很方便,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使很多人,或者说让很多个体、很多小组在垂直领域里生产比较专业的内容,其中一些专业内容跟O2O结合,可以办一些线下活动,创造出一种能够自我生存的商业模式,所以当前自媒体蓬勃发展。大量的过去非新闻专业的从业人员进入,新闻从业人员现在遇到了以前想象不到的竞争对手。现在一个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因为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有他的微博公众号。每一个证券公司都有它的公众号,包括搞宏观研究的、产业研究的等,一项政策出来,分析师就发布他的分析,如现在要降息、降准、定向刺激等,一分析直接通过公众号发布。以前它们只有通过媒体的报道才能被大家听到,现在分析师可以直接自行发布,反过来挤压了媒体的生存空间和受注意的程度。所以,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为自媒体创造了一个空前的良好环境。这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重要影响。

第二个方面,企业、机构、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也开始自己生产内容。比如杜蕾斯每天都在抓取大家的眼球,自行生产内容。今天记者要去采访,企业、机构等旗下通通都有一串的数字媒体,这些数字媒体的到达时间都非常快。以前虽然有《海尔报》、长虹电视台,也就是内部人看,如果让别人看,可能需要一个礼拜之后才能看到。现在可不是这样了,今天企业、机构一有事儿,它自己马上发布出来。而且很多机构有新内容发布时,它不再找传统媒体,它先找几个信得过的自媒体,通过自媒体、移动端很快就传播开来。很多记者是看到新闻以后再去采访,完全滞后了。所以,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内容生产和内容传播,也给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个方面,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苗头、将来可能会带来更深刻的影响的是,机器现在变成了记者和编辑。《今日头条》就是靠机器编写,《今日头条》固定资产5亿美金的时候可能只有不到100个人。原来有70多个人的时候,大概只有三五个是做内容干预的,别的全是靠机器,通过大数据和技术挖掘等去分析、抓取信息,然后对用户做出定向分析,你喜欢什么就推送什么给你。“雪球”作为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站,也是利用机器生产内容,通过机器化挖掘,做大量的抓取与分析,现在的估值也有1亿美金了。甚至连一些传统媒体,如英国的《卫报》,也开始数字化转型,使用机器编辑新闻。前两天我看到关于《卫报》的一个新闻,《卫报》有了第一个机器人总编,编辑一个月刊,它把这一个月内最热门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归类,然后发行给现在做各种各样传统媒体的人,让你看看互联网里什么是最热的,什么是值得关注的。但是,有一个问题,目前这个机器人总编,它可以看到什么是最热的,但它识别不出哪些是新的,哪些是过去的。所以,本应该给你传达7月的热点,它推给你的时候,一些已经过时的但是在网上回应度很高的事件也进去了。所以目前这个机器人有两三个内容干预。在财经领域里面,有大量的内容都是规范化、标准化的,比如说各个部委、机构、公司的公告。这些机器是完全有能力把它抓取出来的,如果它能分析得很独到,长期积累,高度智能化以后,一个人一天应该了解的大致内容是完全可以用机器推送给你的。如果它对于你的消费习惯有所了解的话,它可以为你定制内容,只要是你需要的东西,它都可以推送给你。而且这些内容还是与你的生活相关联的,比如它看到你整天都在搜索减肥产品,就会给你推送这方面的信息。

现在许多新闻记者每天也都是在各个部委办局的网站登出来信息的基础上稍微改写几句,顶多再采访一两个专家学者。采访的专家学者还不如机器采访的专家学者水平高,因为机器抓取的时候可以首先将专家按照层次的高低分类,然后把他们的观点抓取过来,而记者找的专家可能层次就没这么高。所以,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大数据、机器生产新闻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当然,对于媒体人来说,移动互联网也有很多可喜的地方,比如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一些媒体人可以在垂直领域里聚焦做资讯、社区等,再加上有大量的风险投资,也会丰富市场的参与主体,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订阅号。

第六个可以称之为自由化。自由化包括两个概念,第一个是参与财经媒体生产的主体自由化,第二个是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的自由化。余额宝、P2P、众筹、数字货币、直销银行等的出现只是第一波,随着汇率市场化及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自由化,未来会有无数自由化的金融产品出现。对于媒体来讲,会有大量的内容与信息直接跟随服务平台开始流动和传播。现在国家统计局已经跟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要从这里面挖数据与新闻。换言之,在这个自由化的年代里,谁最了解中国受众的想法?谁最了解这些人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是像腾讯这类的公司。这些变化正在陆陆续续地发生。

第二个问题,当今整个媒体,特别是财经媒体的生态剧变。

这跟娱乐媒体还不一样,娱乐节目内容上流的公司权力是很大的,像《来自星星的你》《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都是很厉害的节目。去年,像《中国好声音》仅视频的版权卖给腾讯就获两亿元。所以在娱乐领域,内容生产者还可以通过打造一些现象级节目来获得话语权。但是财经领域里没有这样的现象级节目,财经媒体不可能在它上流的内容端打造足够有影响力的内容,它是一个积累型产业,当受到当前如此巨大的冲击的时候,财经媒体所面临的挑战加剧。这个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点,整个财经媒体的传统价值链完全改变。传统价值链有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license”,是基础的采访权利,过去活动只能由记者来采访报道,记者的权力很大。第二个环节是跟“media”介质相关的分销系统,比如报纸。现在,如果你发了微信,别人立刻就可以看到。但是报纸不行,报纸的新闻报道写作完成后要传版到印刷厂,印刷厂印刷完了,还要送到集散地中心,一部分给邮局,一部分给其他渠道,一层一层分下来,等到读者看到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8点以后。过去就是这样的,各种媒体都完全不体现发生的事件的时间价值。而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这个大平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内容的生产与分发。第三个环节就是我们所谓的受众来接受信息的供应。第四个环节是广告,大家如果都来看你,那广告商肯定要来找你。现在的环节全变了,无穷无尽的人进来了,机器也进来了,公司的自媒体也进来了,企业也进来了,谁都可以生产内容。第二点,现在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要求即时性,传统的传播渠道成为负担。第三点,受众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互联网千方百计地给受众各种各样的好处以抢夺其有限的时间。第四点,广告商也变了。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媒体,发行量没有下降,因为看的人还在看,最多就是个位数地下降,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作为广告商,它要求的是未来,它觉得谁能代表未来,趋势就在那里,所以广告下降得很厉害。因为一个企业,收入一个亿,利润1000万,如果收入下滑过多,就没有利润,很多报刊都停了。用胡锡进的话说,要么就卖给财团,要么就卖给党和政府。所以最近这几年,再行政化、再补贴化的情况又出现了,很多地方每年固定给媒体一定的补贴、资助和鼓励,让它们想办法转进新媒体。这就是我讲的整个价值链的改变。

在中国特有的版权环境里,版权也可能得不到保障,因为中国的超级门户太多了,所以单一媒体的版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甚至个别的门户网站已经要求向内容生产商收费了,因为它们认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就是依靠网站的发布与转发才聚集起来的,是门户网站帮助传统媒体提升了影响力,应该向传统媒体收广告费。原来的主角被边缘化变成配角,整个行业都在发生很深刻的变化。

第三个问题,不变的是什么?

现在,媒体行业被描绘成要跟机器、跟超级平台、跟很多行业领袖竞争,广告不来,饭碗不保,靠理想、热情能维持吗?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像娱乐圈的内容生产商的权力就非常大,比如电影,到今天为止还是那些制片公司、内容生产商在掌握整个运行规则。同样,在我们这样一个领域,大家主要来消费、传播、接受的财经新闻还是依靠主流财经媒体的供应。所以,集体生产、有品牌、有深度、具备议题设置能力等的媒体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

同时,这些媒体在很多重要领域里积累了资源以及人脉,如果做线下服务也是非常方便的。也就是说,媒体不一定仅仅依靠广告收入来生存,也可以依靠多元化的服务生存。当媒体只是从一个为受众提供内容的供应商转型为把受众变为用户的服务型供销商的时候,还是能扩展很多生存空间的。

一方面,从内容供应上来讲,还是有很多优势。很多大规模的内容供应、内容生产、内容策划也不可能靠一个自媒体去完成,因为媒体还是需要投入的。所以,从内容生产的角度讲,持续、长期、专业、固定化的内容生产还是需要媒体。比如我们的同学可以很方便、及时地获取新闻信息,但是如果同学们钟情于财经新闻,每天固定地想对某个领域有全景式的系统性的了解,看《第一财经日报》还是有必要的。所以,这个基本的格局没有改变。专业的新闻生产机构还是可以生存下去的,当然必须要对挑战做出创造性的回应。

另一方面,从经营的角度,有影响力的优质的媒体在很多方面可以帮助做广告。比如公司在做营销的时候就发现,类似“hao123”这样的导航,按季度收费,每个季度都在涨价,成本越来越高。有一天它发现它没有打广告,但是流量还涨了,原来这两天《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日报》,还有其他几家报纸报道了它们公司的一件事。新闻的影响力导致很多人关心这家公司,点击这家公司的官网,通过搜索注意到了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我的报道刊登在所有的数字媒体、各种各样的门户网站上,间接地给企业贡献了流量,但它没有付给我一分钱,它付钱给一些给它导来流量的公司。但是它知道我们其实挺有想法的,但也挺委屈,因为没办法计量。因此,它希望跟我建立一个战略性的关系,它看到内容影响力以后,也许会对冲一部分费用。另外,企业也会发现,到很多地方去,全是机器在生产,很多“80后”“90后”在跟它谈方案时,对于它们公司的深度价值根本没有办法挖掘。在传播上或者办一些线下活动等方面,那些人做不到。这个时候它发现具有主流领导地位的媒体对它的经营有帮助。所以,每年会和企业共同举办一些活动。从经营方面来讲,企业也会发现有些地方媒体是可以帮到它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受到很大冲击的时候,如果媒体足够优质,那么仍然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这是不变的。

第四个问题,在剧变年代,大家需要怎样提升自己,做新一代的媒体人?

当整个环境从总量上削减了对传统媒体人员供应内容的需求以后,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在目前这样一个时期,传统媒体不太需要新进大学生。像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等媒体机构,在遇到巨大压力的时候,都要通过整合来提高效率,适度地进行收缩,从趋势来讲,不可能大规模地进人了。

我2012年回母校复旦新闻系,当时老师给我的数据是一半以上的同学毕业以后不再到新闻单位了,他们去了企业、各种各样的机构、政府部门等。互联网的崛起创造了一些很好的岗位,有的到企业、机构去从事危机公关,有的从事品牌传播,有的去维护微信、微博,甚至有的去组织水军等,还有的去了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策划公司、营销公司、市场公司、调研办等。

所以,大家要仔细和冷静地分析未来整个的变化。对于传统媒体复苏、转型成功而带来的新增需求不能寄希望太高,短期内不太可能有改变,所以要把更多的眼光投向其他一些传播性的工作岗位。除了我刚刚列举的那些类型,现在有大量的跟新媒体相结合的需求。很多公司都在进行数字化传播,相当多的数字化媒体注重O2O,线下推广变得非常重要。还有很多传统的公关公司都在转型为数字营销公司,大量的传统企业都在寻觅具备数字化传播能力的新型人才。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增强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中自己的能力、意识,其实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对于跟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建议大家一定要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比如几个同学或者有人有兴趣让你帮他建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APP,现在的APP因为有大量的平台式的方案,照着这些方案,自己都可以做一个出来,选一个细分市场试一试。如果自己实实在在地做过公众号,用你的微博以社区的方式做过一些线上线下的活动,或者自己做了一个APP,你的感觉会完全不同。

如果你们还有时间、精力的话,可以更多地掌握一些基于产品经济角度的知识,甚至了解一些UI界面的设计。不需要特别专业,但是你要懂。比如一个单位要做数字化东西,前端、后端、UI界面设计,怎么去发现用户需求,怎么去设计思路满足它,这还是要同学们自己去思考、提出建议的。如果在这方面你能够有一些拓展、有一些经验的话,你将来的发言权也会提高。所以,我认为今天一个广义的增量最大的需求,一定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领域,拥有更多技术资本的那些媒体。

第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这个无论如何一定要增强。但是就当下而言,最需要的是技术资本。所以我鼓励同学们,在寻找生命的另一半的时候,都找一些学理工科的技术资本家。因为现在有大量的智库型生产机构在建设,未来财富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有大量的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基金出现,有很多智库本身就在生产内容,所以未来都是一些新的生产模式,它也是需要人才的。

除了特别强调技术资本,再次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因为我发现现在到我们那里工作的很多新闻专业的同学还是存在极大的不足。有些同学写一条清楚明白的消息的能力都不够,很显然大家今天的写作训练不太够。如果你要想献身这个事业的话,起码每两个星期得自己写一篇东西。最简单的方法,你看一篇财经报刊上的文章,然后自己重新写一遍,比如他写1200字,你要求自己800字,说得比他还清楚。一定要自我训练。另外,新闻是融会贯通的,所以广博的知识非常重要,要多去听一些别的领域的课程,而且不要那么功利。你听得越广,掌握得越广,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越强,这有可能帮到你的学习。

总而言之,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形态、报道方式、生产流程都在发生急剧的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使中国的主流媒体遇到挑战,而且全球的主流媒体都在遭遇挑战。所以,今天你会发现很多的媒体之所以还能够维持,恰恰是因为它们经营了一些非媒体的业务。在中国,由于版权制度不健全,以及中国基本上是由门户网站来主导新闻传播环境这样的基本结构,而门户网站绝大部分也不靠新闻赚钱,所以它的内容永远都是免费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媒体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遇到的压力更大、挑战更大,幸亏我们还有党和政府资助。

而对媒体毫无兴趣的同学,我觉得现在确实应该考虑转行了。对媒体还比较有兴趣的同学,今天你面临的可选择的道路不是那么多。第一,如果你的数字化能力非常强,你看你能不能赶上数字化生产这趟列车,无论是进入市场的新的内容生产部门,还是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部门,如果你转到这个领域里去,这是你的一条出路。如果投身到数字化媒体或社交型媒体机构里面,应该说你的命运就是与时俱进的,因为这个浪潮在中国方兴未艾。第二,如果你依然充满新闻理想,依然很看重通过新闻去实现某种社会价值,那你就可以继续在传统媒体的转型过程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但是,你也要重视你的专业性以及数字资本化能力。第三,在整个传统行业、社会各行各业都要数字化的过程中,一个优秀的传播人才,还是可以找到用武之地的。同学们不要急,沉下心,仔细分析一下环境,仔细提高一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都会有很好的前程。谢谢大家!

');" class="a2">收藏

时间:2014年7月10日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光彪楼1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秦朔

秦朔

秦朔,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1997年担任《南风窗》总编辑,领导《南风窗》实现了向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的转型,《南风窗》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政经杂志。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创刊后任总编辑。2009年底任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朔:2014年初我跟美国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的学生交流,谈到麦迪尔新闻学院是全美本科教育排名第一的新闻学院,有四个专业,报纸、广播电视、数字化、广告和公关。2013年9月下旬秋季开学时出现了一个问题,报纸专业只报了五个人。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今天媒体行业处于巨变的时代,可能在你们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结构性的变化。

我是199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我们所有学新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Newsman。当年我的大学同班同学,现在还有不少于10个同学在做普通的一线记者。我们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特别是一些在像报纸这类纸质媒体工作的人,在45岁左右开始思考自己的退休问题。而你们都可以跟随这个时代的变动来改变自我,掌握更多的技能,拥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你们都有着很美好的前景与未来。

其实,从事新闻行业是非常神圣的,也是非常有趣味的,它让你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有那么一类人,追求生命体验本身的极大化,而这种生命体验的极大化不是由一种很物质性的东西去界定的,而是在追求一个让你看得更多、听得更多、走得更多、感受得更多的东西,从而让你身体的各个器官能够得到最大的延伸和加强。如果你是有这种价值观的人,那么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感觉到自己还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充满发现感,拥有鲜活的快乐感。

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23年了,到今天为止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能让我扮演受众的眼睛替他们去看,扮演他们的耳朵替他们去听,扮演他们的鼻子替他们去闻,扮演他们的脚替他们去走,然后把我看到的东西经过一定专业化的加工处理呈现给他们。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对我来说超过了其他任何的回报。

第一财经现在的规模非常大,我观察了它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发现,最后能够存留下来的,或者说比较有成就的都是一些有天职感的人,他喜欢这项事业,觉得在这里每天都有所发现,有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发现,有一些跟书本上读到的不一样的发现,有一些真正与变化相关的东西。

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质,就在于它有变化,有快乐感,有发现,并把发现分享给很多人。

同学们,在今天,你会看到我们这个行业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风雨与挑战。但首先你要问自己,你对更多地去问、去听、去诉说、去关注、去观察、去阅读、去消化和搅拌,你对更多地去把这些写出来、讲出来、发出来有没有兴趣?这对决定你在这个行业里能走多久至关重要。而当你有这样一种角色意识的时候,不管你有多大的年龄、处于什么样的职位,你其实就是一个Newsman。

从2012年开始,我一直在《第一财经日报》的头版写一个专栏,每个礼拜差不多写5篇,而且我没有署名,就叫《一财日日谈》。但是我自己的微博里面会把每篇都放上去。很多人说,你那么忙,干吗还要写,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吗?我就讲这就是职业状态,这是天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时刻会有发现。这些发现给整个社会提供一种很宝贵的养料,因为它是真实的。不管行业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变化,我们整个社会始终需要有一群人替公众扮演他们的耳目喉舌,替他们去加工,做他们的桥梁。这是我今天的开场白。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探讨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广义的财经领域媒体和信息服务的大致脉络。

我们把一条时间轴作为纵轴标出在这个时间轴上比较重要的一些事件,另外一个轴就是跟这个时代、世界相对应的财经媒体的一些变化。在过去的35年里,财经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里程碑。

第一个就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很多媒体就开始出现了。中央级媒体开始注重经济报道,加大经济报道的力度。今天我们这个行业里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人,都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起步。比如曾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艾丰先生,曾经是《人民日报》的编委、经济部的主任。当时的新华社也出现了很多经济领域的很好的报道,比如像今天鼎鼎有名的策划家王志纲,最早就是新华社的记者,写了很多宏观的综合经济报道,最后用这种战略思维下海创业,非常成功。还有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也是中国一些重要的新闻栏目的创始人,《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东方之子》等栏目都是他创办的。

这个时代,跟经济有关的最有代表性的报纸是1979年《人民日报》创办的一份叫《市场报》的报纸,主要反映市场、商品信息动态,创办人是安岗先生。那时候中国刚刚开始形成商品市场,价格机制开始稍微起作用。安岗先生在1983年把当时的《中国财贸报》改为《经济日报》,成为国务院领导的一份报纸。《经济日报》也属于中央级媒体里面专门指导经济工作的一份报纸。他当年在《经济日报》有很多宏大的想法,包括要办电视台、办培训学院等,这些宏大的想法到今天还没有哪个媒体能够真正超越。

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以后,除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有一些人大力地去做财经方面的报道,还有人像安岗先生一样新创办了很多媒体以外,全国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经济指导类的行业新闻报纸和区域性报纸。每个地方都出现了某某地方经济报,比如上海的《财经日报》,前身叫《上海经济报》。

第二个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信息披露,对于投资者来说,他需要信息来支持他的判断,所以中国出现了资本市场以后,对于财经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资本市场勃兴的背景下,中国出现了今天我们称为“七报一刊”的财经信息披露媒体,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时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日报》和《证券市场周刊》,它们是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有披露信息的特权。还有大量的电台、电视台都开始创办股市类节目。这股浪潮构成一个可以称为“以反映中国资本市场为中心”的证券化媒体热潮。各地还大量出现了地摊上卖的报刊,虽然没有信息披露,但是它大量刊登股市行情、信息、分析等信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报纸的发行量曾经过百万,像四川的《金融报》、南京的《大江南》等。如今,中国的股民有1亿多,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1998年创办的《财经》杂志,从理论上讲它是以反映中国资本市场为主导的,但除此之外,还刊登了一些反映资本市场问题,与体制变革、社会问题相关的报道,大量借鉴国外比较专业的财经报道经验,建立了一套新闻专业主义比较成熟的媒体生产模式和报道模式。

做财经新闻要永远追求两个专业性,第一是新闻专业性,第二是所报道领域的内容的专业性。新闻的专业性就是怎么写新闻,怎么去做导语,怎么把握结构,怎么去体现新闻的权威性、时新性、趣味性、重要性、显著性等。专业性就是要对报道的领域有很深的了解,这需要学习。像《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绝大部分记者都不是学新闻出身的,学任何社会科学的都有。《金融时报》曾经有个编著《金融名词字典》的人是学历史的。报道领域的专业性其实没那么重要,但是你必须过这一关。掌握新闻专业性比较便捷的方法,就是多去学习一些FT中文网的文章,或者去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曼昆的教材每一节都有新闻摘录,里面有大量《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报道,篇幅都不长,但写得都非常好,从新闻写作的角度来看都是范文。你要去揣摩,看人家是怎么去写的,这是提升专业性的便捷方法。

第三个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2001年正式签约入世,入世前后掀起了非常大的社会启蒙运动。入世以后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讨论,因为入世意味着要跟很多国际公司直接在同一游戏规则下进行竞争,过去有很多保护,现在要平等地竞争。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于全球化以及全球公司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于商业本身怎么提高竞争力、怎么提高管理水平的关注越来越多。入世与全球化对于中国财经媒体的影响在两个方面非常突出。第一个方面,一大批的市场化财经报纸陆续出现,比如2001年创办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2004年创办的《第一财经日报》,北有《中华经济时报》,南有《粤港信息日报》等,这一时期创办的报纸是带有雏形意义的现代商业报纸。中央电视台在2000年前后创办了《对话》栏目,使像马云这样的商业人物成为全民明星,当时,节目的突出作用就是通过“对话”把商业、财经领域的很多人拉到公众的身边。还有就是以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出版机构的出现,所以当时《谁动了我的奶酪》《韦尔奇自传》等风靡一时,这是入世与全球化带来的第一个大的方面的影响,把需求给拉起来了。第二个方面的影响就是整个财经媒体对于技术的关注。200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中国计算机报》等一大批IT类媒体。IT行业的全球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大量的跨国公司聚集在一起,中国一批优秀的跟国际接轨的公司如联想、华为等也都体现出中国公司比较高的国际水平。所以,IT类媒体报道了大量的关于管理、资本运作、上市的内容,它的国际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这是全球化的影响之一。

第四个就是PC互联网。PC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互联网的出现创造了很多数字化的东西,包括大量垂直财经媒体,如金融街网站、东方财富网、证券之星等,各大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也应运而生,如新浪财经、腾讯财经、搜狐财经、网易财经。以前的新闻生产都是单向的,就是一群人专门地生产、翻译。而到了互联网阶段,用户开始生产内容。另外,还出现了诸如炒股票、大智慧、同花顺等很多网上股票证券交易分析软件,炒股用的软件里面有很多关于基本资料的信息、公告、分析师的报告,还有很多媒体的报道。还有就是各类金融终端,如万得资讯等,很多专业的金融分析师、理财分析师、金融经理、研究人员等都在使用这类金融终端。今天这些金融终端越来越社会化,这都是互联网带来的影响。还有被马云收购的恒生电子,恒生电子解决了怎么买金融产品的问题,不管你是用电话、手机、个人计算机等买,不管你是买基金还是买股票。而且,事实上,金融机构交易的后台系统都是由恒生电子提供的,恒生电子也是上市公司。同时,跟门户、终端、软件、金融、IT同步发展的一大批B2B信息服务公司,也有好几家已经上市了,在垂直领域也发展出很多商业、财经领域宏观或微观的信息服务商。例如,钢铁网、生意宝等都是做垂直领域信息搜集、提供的信息服务商。

第五个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对媒体行业带来很大改变。第一个方面,出现了一些超级平台,像微博、微信等,真正开始出现自媒体。过去建一个小的自媒体很难,现在如果在微信、微博里运营一个公众号很方便,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使很多人,或者说让很多个体、很多小组在垂直领域里生产比较专业的内容,其中一些专业内容跟O2O结合,可以办一些线下活动,创造出一种能够自我生存的商业模式,所以当前自媒体蓬勃发展。大量的过去非新闻专业的从业人员进入,新闻从业人员现在遇到了以前想象不到的竞争对手。现在一个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因为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有他的微博公众号。每一个证券公司都有它的公众号,包括搞宏观研究的、产业研究的等,一项政策出来,分析师就发布他的分析,如现在要降息、降准、定向刺激等,一分析直接通过公众号发布。以前它们只有通过媒体的报道才能被大家听到,现在分析师可以直接自行发布,反过来挤压了媒体的生存空间和受注意的程度。所以,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为自媒体创造了一个空前的良好环境。这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重要影响。

第二个方面,企业、机构、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也开始自己生产内容。比如杜蕾斯每天都在抓取大家的眼球,自行生产内容。今天记者要去采访,企业、机构等旗下通通都有一串的数字媒体,这些数字媒体的到达时间都非常快。以前虽然有《海尔报》、长虹电视台,也就是内部人看,如果让别人看,可能需要一个礼拜之后才能看到。现在可不是这样了,今天企业、机构一有事儿,它自己马上发布出来。而且很多机构有新内容发布时,它不再找传统媒体,它先找几个信得过的自媒体,通过自媒体、移动端很快就传播开来。很多记者是看到新闻以后再去采访,完全滞后了。所以,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内容生产和内容传播,也给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个方面,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苗头、将来可能会带来更深刻的影响的是,机器现在变成了记者和编辑。《今日头条》就是靠机器编写,《今日头条》固定资产5亿美金的时候可能只有不到100个人。原来有70多个人的时候,大概只有三五个是做内容干预的,别的全是靠机器,通过大数据和技术挖掘等去分析、抓取信息,然后对用户做出定向分析,你喜欢什么就推送什么给你。“雪球”作为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站,也是利用机器生产内容,通过机器化挖掘,做大量的抓取与分析,现在的估值也有1亿美金了。甚至连一些传统媒体,如英国的《卫报》,也开始数字化转型,使用机器编辑新闻。前两天我看到关于《卫报》的一个新闻,《卫报》有了第一个机器人总编,编辑一个月刊,它把这一个月内最热门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归类,然后发行给现在做各种各样传统媒体的人,让你看看互联网里什么是最热的,什么是值得关注的。但是,有一个问题,目前这个机器人总编,它可以看到什么是最热的,但它识别不出哪些是新的,哪些是过去的。所以,本应该给你传达7月的热点,它推给你的时候,一些已经过时的但是在网上回应度很高的事件也进去了。所以目前这个机器人有两三个内容干预。在财经领域里面,有大量的内容都是规范化、标准化的,比如说各个部委、机构、公司的公告。这些机器是完全有能力把它抓取出来的,如果它能分析得很独到,长期积累,高度智能化以后,一个人一天应该了解的大致内容是完全可以用机器推送给你的。如果它对于你的消费习惯有所了解的话,它可以为你定制内容,只要是你需要的东西,它都可以推送给你。而且这些内容还是与你的生活相关联的,比如它看到你整天都在搜索减肥产品,就会给你推送这方面的信息。

现在许多新闻记者每天也都是在各个部委办局的网站登出来信息的基础上稍微改写几句,顶多再采访一两个专家学者。采访的专家学者还不如机器采访的专家学者水平高,因为机器抓取的时候可以首先将专家按照层次的高低分类,然后把他们的观点抓取过来,而记者找的专家可能层次就没这么高。所以,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大数据、机器生产新闻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当然,对于媒体人来说,移动互联网也有很多可喜的地方,比如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一些媒体人可以在垂直领域里聚焦做资讯、社区等,再加上有大量的风险投资,也会丰富市场的参与主体,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订阅号。

第六个可以称之为自由化。自由化包括两个概念,第一个是参与财经媒体生产的主体自由化,第二个是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的自由化。余额宝、P2P、众筹、数字货币、直销银行等的出现只是第一波,随着汇率市场化及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自由化,未来会有无数自由化的金融产品出现。对于媒体来讲,会有大量的内容与信息直接跟随服务平台开始流动和传播。现在国家统计局已经跟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要从这里面挖数据与新闻。换言之,在这个自由化的年代里,谁最了解中国受众的想法?谁最了解这些人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是像腾讯这类的公司。这些变化正在陆陆续续地发生。

第二个问题,当今整个媒体,特别是财经媒体的生态剧变。

这跟娱乐媒体还不一样,娱乐节目内容上流的公司权力是很大的,像《来自星星的你》《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都是很厉害的节目。去年,像《中国好声音》仅视频的版权卖给腾讯就获两亿元。所以在娱乐领域,内容生产者还可以通过打造一些现象级节目来获得话语权。但是财经领域里没有这样的现象级节目,财经媒体不可能在它上流的内容端打造足够有影响力的内容,它是一个积累型产业,当受到当前如此巨大的冲击的时候,财经媒体所面临的挑战加剧。这个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点,整个财经媒体的传统价值链完全改变。传统价值链有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license”,是基础的采访权利,过去活动只能由记者来采访报道,记者的权力很大。第二个环节是跟“media”介质相关的分销系统,比如报纸。现在,如果你发了微信,别人立刻就可以看到。但是报纸不行,报纸的新闻报道写作完成后要传版到印刷厂,印刷厂印刷完了,还要送到集散地中心,一部分给邮局,一部分给其他渠道,一层一层分下来,等到读者看到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8点以后。过去就是这样的,各种媒体都完全不体现发生的事件的时间价值。而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这个大平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内容的生产与分发。第三个环节就是我们所谓的受众来接受信息的供应。第四个环节是广告,大家如果都来看你,那广告商肯定要来找你。现在的环节全变了,无穷无尽的人进来了,机器也进来了,公司的自媒体也进来了,企业也进来了,谁都可以生产内容。第二点,现在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要求即时性,传统的传播渠道成为负担。第三点,受众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互联网千方百计地给受众各种各样的好处以抢夺其有限的时间。第四点,广告商也变了。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媒体,发行量没有下降,因为看的人还在看,最多就是个位数地下降,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作为广告商,它要求的是未来,它觉得谁能代表未来,趋势就在那里,所以广告下降得很厉害。因为一个企业,收入一个亿,利润1000万,如果收入下滑过多,就没有利润,很多报刊都停了。用胡锡进的话说,要么就卖给财团,要么就卖给党和政府。所以最近这几年,再行政化、再补贴化的情况又出现了,很多地方每年固定给媒体一定的补贴、资助和鼓励,让它们想办法转进新媒体。这就是我讲的整个价值链的改变。

在中国特有的版权环境里,版权也可能得不到保障,因为中国的超级门户太多了,所以单一媒体的版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甚至个别的门户网站已经要求向内容生产商收费了,因为它们认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就是依靠网站的发布与转发才聚集起来的,是门户网站帮助传统媒体提升了影响力,应该向传统媒体收广告费。原来的主角被边缘化变成配角,整个行业都在发生很深刻的变化。

第三个问题,不变的是什么?

现在,媒体行业被描绘成要跟机器、跟超级平台、跟很多行业领袖竞争,广告不来,饭碗不保,靠理想、热情能维持吗?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像娱乐圈的内容生产商的权力就非常大,比如电影,到今天为止还是那些制片公司、内容生产商在掌握整个运行规则。同样,在我们这样一个领域,大家主要来消费、传播、接受的财经新闻还是依靠主流财经媒体的供应。所以,集体生产、有品牌、有深度、具备议题设置能力等的媒体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

同时,这些媒体在很多重要领域里积累了资源以及人脉,如果做线下服务也是非常方便的。也就是说,媒体不一定仅仅依靠广告收入来生存,也可以依靠多元化的服务生存。当媒体只是从一个为受众提供内容的供应商转型为把受众变为用户的服务型供销商的时候,还是能扩展很多生存空间的。

一方面,从内容供应上来讲,还是有很多优势。很多大规模的内容供应、内容生产、内容策划也不可能靠一个自媒体去完成,因为媒体还是需要投入的。所以,从内容生产的角度讲,持续、长期、专业、固定化的内容生产还是需要媒体。比如我们的同学可以很方便、及时地获取新闻信息,但是如果同学们钟情于财经新闻,每天固定地想对某个领域有全景式的系统性的了解,看《第一财经日报》还是有必要的。所以,这个基本的格局没有改变。专业的新闻生产机构还是可以生存下去的,当然必须要对挑战做出创造性的回应。

另一方面,从经营的角度,有影响力的优质的媒体在很多方面可以帮助做广告。比如公司在做营销的时候就发现,类似“hao123”这样的导航,按季度收费,每个季度都在涨价,成本越来越高。有一天它发现它没有打广告,但是流量还涨了,原来这两天《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日报》,还有其他几家报纸报道了它们公司的一件事。新闻的影响力导致很多人关心这家公司,点击这家公司的官网,通过搜索注意到了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我的报道刊登在所有的数字媒体、各种各样的门户网站上,间接地给企业贡献了流量,但它没有付给我一分钱,它付钱给一些给它导来流量的公司。但是它知道我们其实挺有想法的,但也挺委屈,因为没办法计量。因此,它希望跟我建立一个战略性的关系,它看到内容影响力以后,也许会对冲一部分费用。另外,企业也会发现,到很多地方去,全是机器在生产,很多“80后”“90后”在跟它谈方案时,对于它们公司的深度价值根本没有办法挖掘。在传播上或者办一些线下活动等方面,那些人做不到。这个时候它发现具有主流领导地位的媒体对它的经营有帮助。所以,每年会和企业共同举办一些活动。从经营方面来讲,企业也会发现有些地方媒体是可以帮到它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受到很大冲击的时候,如果媒体足够优质,那么仍然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这是不变的。

第四个问题,在剧变年代,大家需要怎样提升自己,做新一代的媒体人?

当整个环境从总量上削减了对传统媒体人员供应内容的需求以后,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在目前这样一个时期,传统媒体不太需要新进大学生。像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等媒体机构,在遇到巨大压力的时候,都要通过整合来提高效率,适度地进行收缩,从趋势来讲,不可能大规模地进人了。

我2012年回母校复旦新闻系,当时老师给我的数据是一半以上的同学毕业以后不再到新闻单位了,他们去了企业、各种各样的机构、政府部门等。互联网的崛起创造了一些很好的岗位,有的到企业、机构去从事危机公关,有的从事品牌传播,有的去维护微信、微博,甚至有的去组织水军等,还有的去了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策划公司、营销公司、市场公司、调研办等。

所以,大家要仔细和冷静地分析未来整个的变化。对于传统媒体复苏、转型成功而带来的新增需求不能寄希望太高,短期内不太可能有改变,所以要把更多的眼光投向其他一些传播性的工作岗位。除了我刚刚列举的那些类型,现在有大量的跟新媒体相结合的需求。很多公司都在进行数字化传播,相当多的数字化媒体注重O2O,线下推广变得非常重要。还有很多传统的公关公司都在转型为数字营销公司,大量的传统企业都在寻觅具备数字化传播能力的新型人才。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增强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中自己的能力、意识,其实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对于跟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建议大家一定要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比如几个同学或者有人有兴趣让你帮他建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APP,现在的APP因为有大量的平台式的方案,照着这些方案,自己都可以做一个出来,选一个细分市场试一试。如果自己实实在在地做过公众号,用你的微博以社区的方式做过一些线上线下的活动,或者自己做了一个APP,你的感觉会完全不同。

如果你们还有时间、精力的话,可以更多地掌握一些基于产品经济角度的知识,甚至了解一些UI界面的设计。不需要特别专业,但是你要懂。比如一个单位要做数字化东西,前端、后端、UI界面设计,怎么去发现用户需求,怎么去设计思路满足它,这还是要同学们自己去思考、提出建议的。如果在这方面你能够有一些拓展、有一些经验的话,你将来的发言权也会提高。所以,我认为今天一个广义的增量最大的需求,一定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领域,拥有更多技术资本的那些媒体。

第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这个无论如何一定要增强。但是就当下而言,最需要的是技术资本。所以我鼓励同学们,在寻找生命的另一半的时候,都找一些学理工科的技术资本家。因为现在有大量的智库型生产机构在建设,未来财富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有大量的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基金出现,有很多智库本身就在生产内容,所以未来都是一些新的生产模式,它也是需要人才的。

除了特别强调技术资本,再次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因为我发现现在到我们那里工作的很多新闻专业的同学还是存在极大的不足。有些同学写一条清楚明白的消息的能力都不够,很显然大家今天的写作训练不太够。如果你要想献身这个事业的话,起码每两个星期得自己写一篇东西。最简单的方法,你看一篇财经报刊上的文章,然后自己重新写一遍,比如他写1200字,你要求自己800字,说得比他还清楚。一定要自我训练。另外,新闻是融会贯通的,所以广博的知识非常重要,要多去听一些别的领域的课程,而且不要那么功利。你听得越广,掌握得越广,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越强,这有可能帮到你的学习。

总而言之,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形态、报道方式、生产流程都在发生急剧的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使中国的主流媒体遇到挑战,而且全球的主流媒体都在遭遇挑战。所以,今天你会发现很多的媒体之所以还能够维持,恰恰是因为它们经营了一些非媒体的业务。在中国,由于版权制度不健全,以及中国基本上是由门户网站来主导新闻传播环境这样的基本结构,而门户网站绝大部分也不靠新闻赚钱,所以它的内容永远都是免费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媒体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遇到的压力更大、挑战更大,幸亏我们还有党和政府资助。

而对媒体毫无兴趣的同学,我觉得现在确实应该考虑转行了。对媒体还比较有兴趣的同学,今天你面临的可选择的道路不是那么多。第一,如果你的数字化能力非常强,你看你能不能赶上数字化生产这趟列车,无论是进入市场的新的内容生产部门,还是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部门,如果你转到这个领域里去,这是你的一条出路。如果投身到数字化媒体或社交型媒体机构里面,应该说你的命运就是与时俱进的,因为这个浪潮在中国方兴未艾。第二,如果你依然充满新闻理想,依然很看重通过新闻去实现某种社会价值,那你就可以继续在传统媒体的转型过程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但是,你也要重视你的专业性以及数字资本化能力。第三,在整个传统行业、社会各行各业都要数字化的过程中,一个优秀的传播人才,还是可以找到用武之地的。同学们不要急,沉下心,仔细分析一下环境,仔细提高一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都会有很好的前程。谢谢大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