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商品国际交换的平台,它决定着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面对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与挑战,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合理的城市定位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事关城市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事关城市的区域地位和形象。只有对城市进行科学定位,才能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或居民活动,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一旦定错位或者定位模糊,就会给一个城市带来混乱,使城市的发展失去方向,进而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城市定位是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为了实现城市收益最大化,根据自身条件、区域位置、周边环境、消费需求及其动态变化,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确定。它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体现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建设重点和形象定势。城市定位具有鲜明的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特征。战略性是指城市定位要做到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去把握城市和相关区域的方向和走向,洞悉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演进趋势。综合性是指城市定位要全面、系统地分析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各种条件和影响因素,并能够从总体上抓住关键问题和主导因素。地域性是指城市定位要突出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特色,把城市放在区域发展中进行分析,把城市内在的东西发掘出来,强化城市自身的个性发展特征。动态性是指城市定位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和总体趋向,注重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赋予其时代性、时限性和时效性。
城市定位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变化趋势;二是城市与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特征,包括社会文化联系、经济分工关系、空间区位关系等;三是城市自身发展条件、基础、发展方向、战略模式和潜力。北京作为中国城市体系中的首位城市,在城市战略定位上要处理好与所在区域和谐发展的关系:①研究环渤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