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法之编纂,考诸各国立法例,有采家属制者,有采个人制者。吾国历次旧亲属法草案,均根据社会固有之习惯,采取家属制,而有家制之规定。及去岁国民政府法制局纂拟新亲属法草案,则斟酌世界之潮流,采取个人制,而无家制之规定。自新草公表后,中外学者,对于此点,颇多非议,如北大教授黄右昌既以专唱高调,不合党义相尝。(原文题为《对于国府法制局亲属继承两草案的批评和希望》,曾载北平《新晨报》及《新民法》)而日人中岛玉吉博士亦云:“家族制度为中国有史以来数千年之古法,社会组织及国民道德,胥基于此,一旦废除,辄滋凝义。”(原文由胡君长清译载本刊二八九期)不佞近在北平朝阳大学讲授亲属法,曾以新草采取个人制之当否为题,征集举生答案。总其结果,赞成者固居多数,反对者亦不乏人。暑假得暇,爰就此题,申以鄙见,期与海内明达一商榷焉。
不佞尝谓立法家所当致谨者有二:(1)须内审国情,(2)须外察大势。盖法律为社会之反映,凡一国之礼俗习惯,足以表彰其民众之美德者,宜设法维系之,以图光扬固有之精神。惝舍己以耘人,必踰淮而为枳。然国于今日,势难孤立,异邦良制,足资取法者,亦应择善而从,期以立法手段,促国家之进歩。若徒囿故步,千载一辙,则刻舟求剑,庸有当乎?历次旧草,均采家属制,可谓能内审国情矣。然世界大势,罔知顺应,古调独弹,遗害安穷。新草虽采个人制,而于吾国家属制度固有之优点,亦会为相当之容纳,颇能择长弃短,调剂适中。兹将新草采个人制未可非议之点,就三方面观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