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防守性的中国战略文化
在线阅读 收藏

原载《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总第4期),第1~23页。

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中国崛起的世界影响。在这些讨论中,有两种理论视角值得我们关注,即结构现实主义和文化现实主义。信奉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学者认为,中国会如以往的大国一样,通过领土扩张达到国家崛起的目的。中国将在未来挑战美国霸权,以武力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最终试图通过战争改变国际体系现状。因此,即使目前中国的国力还不够强大,但崛起的中国仍是未来国际体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必须现在就加以遏制。信奉文化现实主义理论的学者则强调中国战略文化对中国外交决策和国家战略的影响。他们指出,中国有人文儒家和极端现实主义两种战略文化,但前者在中国战略决策中不起决定作用,极端现实主义文化(Realpolitik-Parabellum Realism)才是中国战略文化的主要特征。在极端现实主义文化的驱动下,崛起的中国将会成为未来战争爆发的焦点。虽然两种理论分析中国崛起影响的角度不同,但却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中国崛起将挑起战争,现在就必须开始遏制中国。

在批评以上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政治心理学中的行为代码量化分析方法提出了“中国战略文化防御论”的观点。所谓行为代码分析,是以决策人的公开讲话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对文本中动词进行量化分析与对比,科学地分析、预测决策人的战略文化取向。通过分析中国领导人在战争与和平状态下的信念体系变化,本文认为,中国的战略文化为防御性,中国领导人的外交决策倾向于维持和平,而非挑动战争。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结构现实主义和文化现实主义理论有关中国崛起的主要观点,剖析两种理论的缺陷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战略文化理论在国家战略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并提出论文的主要假设——中国战略文化防御论。第三部分介绍政治心理学中的行为代码研究方法。第四和第五部分分别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和平和战争环境中的行为代码进行量化分析,以检测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