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冷战后中、日与东盟的关系
在线阅读 收藏

原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总第7期),第34~64页。

在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从没有正式外交关系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紧密交流与合作,而日本—东盟政治关系则缺乏前进的动力。早在1977年,日本就与东盟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并通过工业、科技、文化、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各种合作项目,开始与东盟建构多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中国则是在冷战结束后才积极争取与东盟建立正式关系。1991年中国第一次参与东盟外长会议,并在1996年由东盟的磋商伙伴提升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始频繁的高层领导人互访及政党交流。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东盟各国已从双边关系发展到区域性的多边合作关系,合作的内容扩展到金融、人力资源、卫生防疫、司法等领域。在安全和军事领域,中国不仅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宣言》,并且成为首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地区外大国。2002年,中国和东盟还发表了《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联合宣言》。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关系也从非正式轨道转入正式轨道。在经济方面,相应的两对双边关系发展一快一慢的现象更为明显。进入21世纪,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总额以年均12.4%的速度增长,而日本和东盟的贸易总额则呈现年均3%的负增长。1627491

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为何快于日本—东盟关系发展?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已有相关研究的长处和不足,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别描述冷战后中国、日本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进程和特点。第四部分比较中国、日本、东盟的一体化政策,并说明其对中国、日本与东盟关系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对研究的总结。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