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苗文故事为主题,探讨了贫困者对文化的渴求如何超越经济基础成为社区变迁的动力。首先介绍了苗文创制的历史背景和语言特点,然后通过石门坎苗文创制的例子,阐述了苗文在苗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最后,通过对苗文故事的研究,揭示了苗文作为文化符号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该研究对于理解苗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苗族社会变迁的动力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沈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社区发展研究室主任。以中国贫困与社会结构变迁为持续的研究方向,以西部边远少数民族社区和贫困人群为田野工作重点。研究领域涵盖贫困发生学、扶贫制度比较研究、社区自组织、社区认同建构、穷人主体性建构、乡村教育、少数民族宗教以及文化结构变迁。已经出版著作《边缘地带的小农—中国贫困的微观解理》、《石门坎文化百年兴衰——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现代性经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