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社会变迁与消费革命——评王宁的《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人们在总结回顾这段历程时,不禁为中国社会巨大的变迁而惊叹: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等等。而这其中一个最明显又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变迁就是,物质产品的丰富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从改革开放前物品短缺的社会迈向了消费品充裕、崇尚消费的社会。对这一过程的研究成为了消费社会学的课题,一些学者对于中国的消费变迁进行了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有的对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作出了探讨。如陈昕(2003)、黄平(2000)、成伯清(2001),这些学者认为消费主义已经在中国出现。陈昕还对京津两地及华北农村做了实证调查,发现这些地方已经发展着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有的学者认为消费主义典型地存在于一些阶层和群体之内,如郑红娥(2005)认为,集团性消费或公款性消费是中国消费主义的主要表现之一。王建平(2007)认为在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中,消费主义的一些特征渐渐出现,比如生存必需性消费的“非必需化”不断扩张,享受性消费呈增加态势,开始注重商品的符号性。

有的学者对中国消费主义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多采用西方的视角和理论。西方的理论主要有两个视角:①消费是维系资本主义生产体系运转和社会结构再生产的机制,所以资本必然会不断地制造消费需求,大众传媒成为资本的共谋者,担当着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功能,用符号、编码制造消费需求;②消费者用消费来满足自己身份、地位、社会认同上的需要,消费者消费的不仅仅是物,而且也是符号。1656536如陈昕(2003:9)指出:“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高消费是由商业集团的利益以及附属于它们的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推销给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郑也夫(2007)也用这两个视角来解释诸多的消费现象。赵九州(2006)认为,中国中产阶级作为新富阶层,具有普遍的炫耀消费心理,往往会通过高额消费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对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仅用西方的理论和视角进行探讨也显得力度不足。因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本身的国情,包括制度安排、文化传统等,必定是研究消费问题时跳不过的背景。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变迁作出全面的、结合本土化因素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幸已经有学者开始结合中国本身的社会背景来研究中国的消费主义,最早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是戴慧思和卢汉龙(2003)的《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这本书汇集了对改革开放以来多个消费品领域变迁的具体研究的论文,编者认为正是国家退出消费领域导致的消费者自主带来了消费变迁,但并没有具体地论述国家在消费变迁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和过程。王宁的《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书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消费变迁问题研究的力作,在这本书中,王宁发展了一个理论框架,通过探讨国家围绕城市职工消费生活和劳动激励上的制度安排及其转型,以及城市居民相对应的主体结构变化,来分析消费制度的转型和消费观念的变迁。其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以往学者套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消费问题的思路,结合中国的社会结构、制度转型和文化变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变迁进行了实证研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