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国家的生命线,财政制度是国家制度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一般而言,国家财政在收入上拥有税收、公债、国有财产收益(家财收入)、特别租金1670655等多种形式。按照一个国家在财政上主要收入的形式,可以将不同国家或者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财政区分为税务型财政、公债型财政、家财型财政和租金型财政等几种类型。在理论界,曾有许多学者探讨过上述不同类型的财政对国家制度建设的影响,特别是财政类型的变化对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重要影响。在现代国家构建的研究中,这样的理论路径实际上是从财政的角度来探寻现代国家构建的动因,一般被称为“财政社会学”。
本文将在综述财政社会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的财政类型对现代国家构建的不同影响,尤其是税务型财政对代议制民主的推动作用,并进而研究财政转型在国家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
刘守刚: 刘守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博士后(2004~2007年),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