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继承和发扬北京世妇会精神 推动中国妇女运动创新发展——在2010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北京+15”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线阅读 收藏

15年前,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成为国际和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此后,每隔5年,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都以适当的形式举办纪念活动。像5年前和10年前一样,今天,我们又一次聚集全国各地的妇女研究者,并邀请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非政府组织代表和从事妇女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同志们,以研讨的形式纪念北京世妇会15周年,目的是总结回顾15年来中国贯彻落实《行动纲领》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科学提出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对策建议。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以及新一轮妇女发展纲要的关键时刻召开这次会议,对于中国妇女运动的创新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回顾过去的15年,中国从国情出发履行国际承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认真执行《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积极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具体地看,中国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国家机制日益健全,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的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15年来,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决策及基层自治的程度不断提高;妇女获得发展资源的机会显著增加;男女两性受教育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各个领域的女性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妇女贫困状况有效缓解;女性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过去的15年里,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而社会经济的迅速转型也使中国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妇女群体的社会分层日益复杂,生存发展需求呈现多样性;在就业和参政领域男女两性的差异仍比较明显,反对性别歧视,减少性别隔离,促进高层女性人才成长迫在眉睫;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中残存的男女不平等的传统观念和陈规陋习仍有影响,加上市场经济环境下滋生的性别歧视现象,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面临挑战;在社会中普遍树立性别平等观念,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任重道远。

在北京世妇会15周年之后的今天,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北京世妇会精神,积极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创新发展。对此,我想谈3点意见,供大家研讨。

帮助中心电脑版